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桑榆未晚,为霞满天 ——对话杨庙村关工委老党员王振富同志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运河小镇看振兴

中国青年网徐州7月27日电(通讯员 陈威铭)贯彻学习党的思想,讲好老一辈故事,充分发挥老党员榜样作用。为了解乡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宣扬老党员故事和精神。2021年7月18日,“运河小镇看振兴”实践团队前往淮安市黄码镇杨庙村,与关工委退休老党员进行访谈对话,调查黄码镇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背后的原因,像老一辈优秀党员学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之作《酬乐天咏老见示》。在淮安市黄码镇的杨庙村就有这么一群“桑榆”在乡村的土地上编织着别一样的彩霞。他们是杨庙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离退休老同志。在本应该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纪里,出于对下一代工作的热爱和关心,对更崇高事业的执着和坚守,他们奔赴新的战场,传播党的思想,培育时代新人,助力乡村振兴。

在这其中就有一位优秀的老党员同志,叫王振富。正如他名字中后两个字一样,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投入关工委工作中去,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

年龄老去,情怀依旧

时间无情地流去,褶皱了额头,花白了头发。但王振富同志却是老当益壮,“不要叫我爷爷,叫我振富同志更亲切。“年已七十五岁的他依旧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干劲。特别是在和青少年在一起的时候,就如那句歌词一样“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王振富同志18岁毕业以后开始到学校教书育人,在学校教授语文和数学学科。后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穿上了军装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在部队,他接受了党的思想教育,培养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将服务人民百姓当成了自己的习惯。退伍之后到供销社工作,退休之后加入关工委一直至今。

对于王振富来说,老去的是年龄,不老的是情怀。舞台和身份一直在变,不变的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永远为人民服务,只要党和人民还需要自己的一份力,只要自己还能帮得上忙,嘴里就不会有“拒绝”二字。

心系乡村,牵挂青年

青年时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做好关心青年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乡村地区,由于生活所迫,留守儿童现象较为严重,更需要关工委这个桥梁和纽带来让乡村的孩子更好地发展。

杨庙村的关爱下一代工作曾被作为优秀榜样报道出来,而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像王振富同志这样兢兢业业的“修桥人”。杨庙村关工委工作的五抓早已经成为他开展活动的要求和准则。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普法宣传、预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给予这些未成熟的幼苗们应有的思想教育,打好爱国爱党、遵纪守法的基础。除此之外,王振富同志还给孩子们开展了很多的文娱活动,保证每个孩子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村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他还会特地去向上面争取助学金,替他们缓解生活压力,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他寄语青年人说:“国家未来的担子就需要青年去挑,正如建党一百周年时青年们宣誓的那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只是青少年发展路上的引路人,能看到孩子们快乐、成人成才,我们就是幸福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关工委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服务的不仅是青少年,更是整个乡村。王振富同志除了做青少年工作以外,还会经常去村里走走,了解村里的情况,让自己公益之心的温暖更多的人。“乡村振兴,咱关工委也出力了!”

不断学习,兴趣广泛

关工委工作任务里有这么一条写道:“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王振富同志在工作之余会进行知识文化学习,关注热点时事,学习新媒体使用,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自身服务本领,更好地去服务青少年成长。

日常生活中的王振富会拉二胡,能写诗亦能作画。他会在社区的文艺活动中露个几手,拉上几曲二胡。他画伟人,画共产党,画大中国,作品被挂在了乡村街道上来展示。他写诗,爱党爱民,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曲折历程,还在报刊上得到发表。沉迷于兴趣,热爱着生活,关心着青年,致力于乡村。这可以说是王振富同志生活的一个缩影。如此优秀,又如此“年轻”。

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会上。总书记就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振富终有老去的那一天,但关心青年的人的永远都在。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微小的火苗聚在一起会燃起更多的希望。也愿中国的青年们能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岁月只能改变容颜,改变不了初心。桑榆所为的晚霞在中国大地上必定是是绚丽多彩的。致敬所有和王振富同志一样的老一辈,祝福所有的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本报讯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19级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河南博物院进行实践周活动。经过本次实践,同学……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思人生之理,感国学之道
近日,来自丽水的修真国学精英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多方面推进了“国学经典诵读”、“明目功”、“甲骨文”、“古代剑术”、“国学英语”等教育专题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当属“国学经典诵读”课…
四面山景区商业调查
四面山景区商业调查——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景区商业走访调查活动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7日电(通讯员杨代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直下水口,振兴四面
直下水口,振兴四面——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素材取景活动中国青年网重庆市江津2021年7月27日电(通讯员:左诗盈曾子芯)2021年7月27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心海微光,圩你同行
心海微光,圩你照亮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宣讲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文化,7月8日至7月10日期间,南京师范大学“莹火之光海安小分队”实践队队长卢雨萌与团队成员李玉洁、仲志凌、王馨、冯雨洁前往江…
山东学子三下乡:童心闪耀品德,编制七彩梦想
济南7月14日电(通讯员朱汝悦)“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浮现在眼前,儿童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进一步唤醒农村儿童的文化教育,7月14日,山东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队…
资环学子赴无棣调研花生种植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全国生态振兴的的要求,深入了解有机肥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宣传科学使用肥料,学习新品种的引进素材,2021年7月14日,资源与环…
绿色发展,人人有责
垉屋村社会实践,致力于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理念和知识,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增强群众爱护环境、爱护生态的自觉性,号召大家节能减排,同时推动建立健全环境爱护协调机制,深入开展环境爱护宣传…
景区观赏,大为震撼
景区观赏,大为震撼今天是“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三下乡的第五天。今天参观了四面山的水口寺瀑布。在洪洞村党支部谢书记的带引下,我们于上午9:00乘车到水口寺进行素材取景活动,…
科学利用土地,推动乡村振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全国生态振兴的的要求,深入了解有机肥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宣传科学使用肥料,学习新品种的引进素材,2021年7月14日,资源与环…
国学滋养心灵,经典浸润人生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这个七月,我们修真国学精英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国学夏令营的孩子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