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对话坪石“先生”:湛江学子追忆烽火学术抗战岁月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校团委社会实践部 作者:战火书生

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寻找华南教育历史根脉,追忆抗日烽火岁月,广东海洋大学“战火书生”实践队前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19日,实践团队前往抵达位于坪石老街的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研究院旧址——广同会馆和图书馆旧址——定友图书馆,在旧址进行参观学习、调研和采访活动。

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广同会馆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实践前期的文献资料查阅、在广同会馆的实地考察和对周边有关群众的走访问询,团队了解到广同会馆始建于明清时期,在坪石老街经商的各地商帮、行会为维护各自同行同乡的经济利益,沟通商情,纷纷在老街建立起有组织、有章程的同业会馆,即广同会馆。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为了躲避战火的纷飞进行的北迁,将校本部的研究院办学地址定于广同会馆,就此开展了一段学术抗战、知识报国的抗战史和华南教育历史。

在与居民的采访交谈中,团队成员得知在2006年国立中山大学的旧址被洪水冲毁,遗址的原貌已不复存在,现今保留的建筑是在后人讲述的基础上修葺完善的。队员询问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的这段时光对坪石当地有什么影响时,当地居民谈到:“据老一辈的人传下来的故事,当时因为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的选址定于坪石老街,让坪石老街上出现了空前的繁华,学生老师们就在沿着武江边用竹子茅草搭起了校舍,环境和条件都十分艰苦,但是还是走出了很多的知识分子,并且在日后的抗战和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许多的贡献。”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定友图书馆。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图书馆所在地为战时中山大学校本部图书馆所在地,并在旧址的基础上进行翻建翻修。团队成员通过对图书馆现有文献的查阅和图书馆资料纪录片的观看中了解到杜定友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卓越的开拓者、中国图书馆学集大成者,为中国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史记资料和杜定友先生的纪录片对图书馆进行对比调研时团队成员发现,杜定友先生一辈子专注于分类法的研究,杜式分类法、汉字形位排检法等至今仍被图书馆采用。

团队队员在对馆内书籍、文献和画册的查阅中得知,在战时中山大学校本部图书馆的建立,不仅仅满足了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学术知识方面的需要,同时也为当地的群众百姓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的渠道,间接影响了当地知识文化的发展。在对馆内工作人员的采访中问及,如今定友图书馆的修善和加大投入所带来的积极响应时,工作人员这样说到:“定友图书馆的完善和投入的加大,为前来研学调研的学子和当地群众百姓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知识阅读平台和当地这段华南教育历史红色文化的学习平台,当地的学生们主动前来学习研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团队成员结合了对广同会馆和定友图书馆的实践调研考察,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队员们带着实践所收获的内容来到坪石镇老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党群服务中心,与居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对于坪石老街现有的广同会馆和定有图书馆这两个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发展建设和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会谈。

当队员问及当地群众对于华南教育历史的了解情况和这段历史的普及程度时,书记表示坪石老街作为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的所在地,有着十分悠久、厚重的历史岁月,但是当地群众对这段红色历史故事的了解程度、学习这段历史的意识和认同感依然有待提高,依然需要大力发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此将发生在坪石的这段华南教育历史和红色抗战史大力的普及于广大人民群众。

队员提到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对中小学生长远发展的意义时,书记说到:“由过去到现在中山大学一直以来作为广东省教育的最高学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教育地位,加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和普及推广此段华南教育历史和学术抗战、知识报国的红色抗战史,有利于让当地的中小学生从小对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树立起向着中山大学这个广东省内的最高学府不断的努力和奋斗的目标,赓续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时师生的红色爱国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

书记的一番讲话让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恍然大悟,受益匪浅,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肩上所担负的重任。

经过对广同会馆和定友图书馆两个国立中山大学办学旧址的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国立中山大学于坪石老街办学的历史故事和对当地所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深刻领会了华南教育历史和学术抗战、知识报国红色历史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认识到了加强对这段历史的宣传和相关研学课程方面的工作推进对当地中小学生以及外界前来研学学习人士的重要性和意义,有利于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的发展和当地群众对这段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7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路有你,共建美好校园

(作者:山东管理学院冯兆伦孙海庭徐鹏誉邰建华)近日,在省内防疫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确保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学风建设阵地

(作者:冯兆伦王景奇杜特徐菲徐兴彬樊明超田芷慧徐文哲刘潇慧)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强化舆论导向,形成宣传合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不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完善融……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融媒体中心2022年新年贺词

各位领导及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1年,我们蹄疾步稳、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安排;2022年,我们迎风扬帆、傲然启航,奋力谱写学院宣传事业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 冯兆伦:东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忘再起航

个人简介:冯兆伦,男,汉族,2000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共预备党员,艺术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班本科生。现任班长、创新创业中心融艺传媒会长、创新创业中心奇果教育代理会长、艺术……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以实际行动,搭建乡村孩子沟通的桥梁
本次线上支教活动不仅含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更根据教学组的实际情况开设少儿编程、图形化编程等特色课程。在信息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时代,云上慧团队希望能发挥计算机院独特的优势,帮助乡村学生…
因地制宜办产业 乡村振兴齐发展
因地制宜办产业乡村振兴齐发展——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成员采访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苗戴村村书记及关工委主任为进一步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感受基层红色文化建设,7月11日,澄园先锋实践团队前往…
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感悟革命先辈之精神
7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披星戴梦2021——星火烛远童心、北斗引明梦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安徽支队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次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子们走近革命文物,聆听红色故事
2021年7月15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城红色“文物”调研实践团开展第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本次调查,实践团到达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实践团于早上十点到达中共一大纪念馆,走…
牢记初心使命 厚植乡村振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院将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目标聚焦“乡村振兴”。7月16日,晋中信息…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关爱听障儿童,叩响无声世界
今天我同天使之翼的志愿者们共同参加关爱听障儿童的活动,心里有很多感受。当我还未加入天使之翼服务队这个大家庭前,从未真正接触过听障儿童,对他们情况的了解也只停留于表面,觉得他们应该只是有些许的听…
访名家,长见识——安徽师大文学院赴安庆实践团队参加黄梅戏座谈会
奇葩戏苑数黄梅,土沃宜城处处开。七月的宜城骄阳似火,热浪袭人,但是不能打消当代青年探索黄梅戏的热情。2021年7月13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实践团队专程前往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
【社会实践 光电学院 王韵皓】社会实践感言
为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并且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自己能够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辨别…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胡皓月走近下庄,晴时蓝天白云,雨天迷雾云烟,高山、流水、人家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庄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自立自强。诗人…
脱贫攻坚全胜收官,乡村振兴雄关待越
7月26日,兰州大学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青年实践团在林镇乡各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村民农户家中了解脱贫攻坚的成果,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当地脱贫攻坚的成果,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以及村民对于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