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李保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运河小镇看振兴

中国青年网徐州7月26日(通讯员赵咏琪)为进一步探寻乡村振兴代表性人物,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建设途径,2021年7月1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运河小镇看振兴”小分队来到徐州窑湾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李保山局长进行访谈,了解他的过往经历、工作经验以及为乡村振兴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穿上军装,他是山东边防部队的一名军人,冲锋在防灾救灾第一线;脱下军装,他是一位在各村探访的人大代表,倾听民意、替民办事;穿上制服,他是窑湾镇行政执法局的局长,监管街道管理、调解官民纠纷;脱下制服,他是一位防疫抗疫工作者,不忘初心奉献自我——李保山,返乡扎根,致力于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l十二年部队生活,炼就铁血男儿心

李局长曾是山东边防部队的一名军人,12年的部队生活塑造了这样一位性格豪爽、热衷于投身奉献事业的小伙。当我们问及李局长入伍的原因时,他笑着告诉我们:“当时很简单,就是帅!”少年的李局长,每当英语老师问他不好好读书以后想去干什么的时候,总能理直气壮的说上一句“俺就是想当兵”。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带着年轻的朝气,李局长来到了山东边防部队,穿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

“实际到部队以后,感觉不一样了”部队的环境和生活让年少的李保山认识到当兵不仅仅是因为帅,潜移默化的家国教育让李保山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很爱中国,中国让我感觉很骄傲”。李局长曾参加山东青岛黄岛的抗洪防汛工作,他告诉我们,当时的他早已顾不上儿女情长,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冲在第一线!12年的部队生活使他将军人的铁骨烙印进了心里,谁曾想到一个年轻气盛的小男孩有一天会穿上军装,置生死于脑后,冲锋在防灾救灾最前线。

l不忘本心,奉献疫情

“险情疫情就是命令”部队的生活把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李局长的心里。作为窑湾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局长同时也是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应急员,李局长将自己的生活、事业同疫情防控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所有进入窑湾镇的路口都布有卡点,李局长每天负责各个卡点的进出人员统计与巡查工作。村里很多老百姓不能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李局长就亲自上村里“溜达”,跟村民沟通交流,调解政府与老百姓的矛盾点,“我呢,就是要起到一个调和剂的作用”。

李局长奔走于疫情防控第一线,常常没有时间吃饭,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李局长的妻子一句“你忙你的,家里面有我”给了他不少支持与帮助。李局长和他的妻子17岁相识于高中,两人都是懵懂无知的年龄,19岁的李局长选择了当兵,妻子去到了连云港读大学,两百多公里的距离,两人彼此默默支持。“我们两人之间已经形成默契了”李局长告诉我们,没有妻子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他也没有办法投身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从当兵入伍到投奔疫情,妻子的理解与鼓励成为了他最强大的后盾。

l退役不退志,安心家乡助发展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的父母也是种地的。”李局长很诚恳地告诉我们,不能说对农村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只是在选岗时头脑里蹦出的毛主席的一句话“到农村去大有天地”,乡镇发展的挑战性,吸引着年轻的李局长来到窑湾镇,开始了属于他的振兴历程。

接受访谈的李局长刚刚处理完一起纠纷,李局长告诉我们执法局每天的工作就是对街道进行依法监管并处理纠纷,“如果街道管理没有我们城管,那就乱套了,最后伤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从局里的其他工作人员那里我们了解到,李局长很少出现在局里的办公室,“我喜欢在村里转转,跟村里人聊聊天”,作为窑湾镇人大代表之一,他始终不忘深入群众,广泛了解群众的需求,他告诉我们“我也是一个农村人,我更能理解老百姓的感受”,李局长通过自己的行为向百姓们展示党和国家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的精神。

咱们的发展必须和大运河联系起来”,左侧大运河,右侧骆马湖,窑湾镇因此得名,古镇的开发促使景镇融合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从张书记提出“景镇融合”,小镇的发展在不断加快步伐,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当地发展运河核心开发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窑湾人都因为咱古镇的开发感到自豪”,李局长向我们分享他与老百姓交流的感受,随着镇府政策的更新与落实,老百姓能深切的感受到窑湾镇的变化。

“窑湾镇的发展一定会变得很好”李局长对窑湾镇的未来投去了期许与希望,他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意气与风发,乡村振兴中的各种挑战依旧吸引着他不断前进,“我希望大家看到窑湾镇好起来的时候能想到我李保山的名字,想到李保山的时候能说上一句‘这小伙真不错’”。在欢笑声中,李局长讲述着属于他自己的志向。

随着建党100周年的到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窑湾镇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历史文化,选择发展种养殖业、旅游业,并对农旅发展进行一定结合,打造稻香小村、兴建民宿,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放眼全国,有很多像窑湾镇一样的小镇有着自己的产业、自己的文化,他们同样在为乡村振兴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着。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所说:“中医开方子讲究望闻问切、一人一方,乡村振兴最好也是一地一策、百花齐放。”每个地区的振兴路径与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孩子们向往的春天会来到,乡村振兴事业的胜利也会来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2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武汉三下乡:弃坑是认真工作的重要保障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开展了去往随州万店镇及小岭冲的前期规划准备,在这里十余天的准备中我从心智上从玩乐走向了辛勤工作,在这里我删去了玩了6年之久的王者荣耀,开启了专注…
来到龙角山小学的第五天
今天是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已经是到达支教地点的第五天。窗外一片静谧,窗内依旧是灯火通明。各组成员仍是在各自座位上“埋头苦干”,要么是准备着明天的教案,要么是制作讲课的PPT……萤火虫队员们各司其职…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
支教,让梦想乘风飞扬
支教,让梦想乘风飞扬(通讯员孙浩)2021年7月23日,这几天气温骤然上升,空气炽热得让人窒息,水泥路面几乎龟裂,阳光洒在上面白花花的无比刺眼。夏午后流于忧郁和浮躁,整个山村有一半都躲在树木的阴们湖北…
传播国学思想,树立正确三观,培养优秀青少年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就传承中华文化一事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鲜明的态度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丽水学院修…
第二次授课有感 ——总结与反思
7月23日,今天我进行了第二次授课,本次授课主题是《解放战争,胜利曙光》。尽管第一次授课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直到课前,我还是很紧张,担心网络不好或者哪个环节没有准备充分,也担心不能让同学们很好地理…
怀揣殷殷师心,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7月25日下午14:00,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师心云实践服务队所筹备的夏令营在腾讯会议上正式闭营。队员与广州从化区同心(周坤成)小学的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总结班会,此次活动旨在总结为期七天…
爱心支教,柔风轻轻,你我同行
爱心支教,柔风轻轻,你我同行--“追光盛夏”赴天连小学支教实践组新闻稿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21电(通讯员叶珍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1年7月23日,湛江科技学院“追光盛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支教…
文化自信,以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少数民族发展
文化自信,以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少数民族发展浙江理工大学十二团二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浙江杭州桐庐莪山畲乡民族村开启志心书院耕读活动。在对畲乡民族村进行考察后,实践团队成员发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国学成就经典,经典铸就成长
近日,来自丽水的真国学精英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顺利推进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专题活动,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