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黑陶早在六千年前就被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出来。黑陶起初被我们的祖辈用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有着黑如漆、亮如镜、叩如磬的特点。但随着瓷器,青铜器的出现,这一黑色烧制技艺逐渐失传于民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德州艺人经过多方挖掘与整理,使这一失传千年的技艺重新复活,并于2014年同德州扒鸡一起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黑陶作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合”在德州得到了传承与创新,改变了古老黑陶的以造型为主的特点,将漆画、金丝漆画、微雕与黑陶相结合,这不仅显示了德州工匠的智慧与勤劳,还让让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现代熠熠生辉。
实践团队赴山东德州探寻德州黑陶的历史以及其在现代的创新。先后前往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德州市博物馆以及黑陶生产基地,实地了解了黑陶的发展和黑陶的制作过程。去当地的小学宣传、宣讲队伍的实践成果即黑陶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现在的发展情况,目前的创新技艺等。
当队员们真正深入黑陶博物馆了解黑陶历史、亲眼目睹一件完整的黑陶作品的诞生之后,才真正的了解到了黑陶的神秘与精巧。尤其是当队员看着那些匠人们坚守那一方小小的工作台,专注于手上的那一件器具,忽然就明白了所谓工匠精神大概就是这种坚守。德州黑陶的发扬光大不仅来源于黑陶本身的魅力,也来自现代艺术家对古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倘若没有德州市率先对黑陶技术的保护,黑陶文化也不会在今日以鲜活的面貌重见天日,也不会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华美工艺品。从漆陶到硬刻陶,现代社会的科技让古老的黑色陶器焕发出新时代的新光彩。可以说,德州黑陶是浓缩着历史与现实的经典代表,它启示着我们:过往与现在的交织,往往会带来让人们意想不到的魅力。
当团队前往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进行宣讲时,面对眼前的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队员们更加真切感受到当代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从内心涌出蓬勃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那么当代青年的使命便是用心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铭记历史,承接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98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