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探寻江苏梆子戏中的百年红色历史”暑期实践团赴江苏省梆子剧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由外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翟石磊带队,团队成员线上线下进行参与。江苏省梆子剧院副院长孟国栋、副院长卓越以及吴燕、靳柯军等老师接待了实践团一行。
为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梆子戏历史传承与传播情况,受红色梆子戏《母亲》和《曙光》两部戏的影响,实践团围绕江苏梆子剧院发展历史、红色梆子戏剧编排和演出的提前幕后故事、主要演员对戏剧人物角色演绎等展开调研。
活动前期,实践团成员也开展了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同时也回顾了江苏梆子剧院在中国矿业大学两场演出的相关视频与报道,为后续正式实践与采访做了铺垫。活动伊始,在剧院领导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剧院的展厅、排练厅、剧场、陈列室等场地。共同感受了江苏省梆子剧院的历史发展、奖励荣誉、社会影响等各方面的情况。
随后,翟书记与剧院领导和演员代表在剧院会议室展开了座谈。对于梆子戏文化的传承,孟院长谈到,梆子剧院作为一个戏曲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这些年来也在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除了与大中小学的合作外,还新创作了几部影响很大的剧目,如《母亲》和《曙光》。谈到红色梆子戏《母亲》的幕后台前,卓院长感慨道:“梆子戏《母亲》从采风到创作到最终排演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经过不断打磨与修改,最终才有了如今感人至深的梆子戏《母亲》。”梆子戏《母亲》中母亲的扮演者吴燕老师对戏中母亲支援前线时在亲情和职责之间两难抉择,而最终带走伤员亲眼看着儿子牺牲的一幕印象深刻,加上对戏本内容的深入了解和排演,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无一不折服于《母亲》的感染力。靳老师也表示,《母亲》中母亲的形象并没有多高大多伟岸,仅仅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在战场上的一个缩影,而就是这种平凡的母性光辉最是感人。在听完剧院各位老师的发言后,翟书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翟书记希望通过本次契机,能够搭建起外文学院与江苏省梆子剧团的桥梁,希望能够通过桥梁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也希望通过外文学院的窗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梆子戏,理解当代中国。
对于本次走访,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团队负责人王欣怡同学在谈及自己感受时说道:“这次的关于江苏梆子戏中的百年红色历史的探究,让我了解梆子戏的同时,也了解了其中的红色历史。百年奋斗,百年风雨,为我们带来了如今的繁荣昌盛。了解地方戏曲,学习党史,则更加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对梆子戏演出的各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外文学院与剧院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传统戏曲传承下去,传播开来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职责;讲好红色戏剧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我辈青年,需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实践调研活动中,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充实知识,提升境界,作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5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