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村的小学教育现状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走访到户活动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3日电(通讯员 杨代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洪洞村乡村发展,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7月23日来到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7月24日,志愿者们沿着小路挨户调查村中小学生的教育情况。
据走访了解,村小在调整后只安排了一到三年级,学校里设备较为欠缺,教师也较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们上小学都得到去到相隔十来里的镇上,走路到校需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大多数孩子上下学都靠家长早晚接送,十分不便。
与此同时,村里有较多的留守儿童,年轻的父母们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致使许多留守在家,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几乎只有过年才能与父母相见,留在农村的小孩缺乏父母关爱。村中的孩子们有着学生的纯粹的对学习、对知识的向往与渴望,但因为身处偏僻的山区,离镇上较远,出行不便,缺少了很多的可利用资源,例如村中没有图书馆或是书店,孩子们的阅读量受到极大局限。孩子们的艺术类课程大多数时候并未学校受到重视,音乐课和美术课会有语数英老师代上的情况。根据一个孩子透露,他们的科学课一学期里上课次数屈指可数,实验课堂更是少的可怜,志愿者们询问了几个小学科学教材上的实验,学生们大都答不上来。这除了山区本身的问题外,也有学校的问题。边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严重缺编。山区教师待遇差,鼓励性政策少,难以调动教师到山区从教的积极性,教师队伍素质难以保障。
记者:杨代宇
摄影:曾子芯 肖曾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