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殷墟甲骨探寻之旅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谭嘉鹏

殷墟甲骨探寻之旅

中国青年网安阳7月6日电(通讯员谭嘉鹏),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美丽中国服务队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殷墟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团队成员们体会到了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图1.殷墟入口

恰逢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基因,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安阳市甲骨文博物馆,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m,长宽各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 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公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到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里逐渐荒芜,慢慢地变成了一片废墟,故称殷墟。到了近代,一个偶然的发现,引出了“一片甲骨惊世界”的恢宏乐章。

图2.甲骨文博物馆入口

殷墟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3]据《竹书纪年》记载“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殷墟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灭亡后,这里逐渐沦为废墟。

殷墟考古遗址靠近安阳市,位于北京以南约500公里处,是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至1046年)的古代都城,代表了中国早期文化、工艺和科学的黄金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最繁荣的时期。在殷墟遗址出土了大量王室陵墓、宫殿以及中国后期建筑的原型。遗址中的宫殿宗庙区(1000米×650米)拥有80处房屋地基,还有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成员大墓“妇好墓”。殷墟出土的大量工艺精美的陪葬品证明了商代手工业的先进水平,现在它们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在殷墟发现了大量甲骨窖穴。甲骨上的文字对于证明中国古代信仰、社会体系以及汉字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体系之一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世界青铜器之冠——司母戊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古代青铜器,也是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鼎,在最初的作用是一种烹煮器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到青铜器时代,鼎逐渐演变成一种地位、王权的象征。

图3.司母戊鼎(仿)

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史观中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面貌,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点作用;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中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这一时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大量使用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图4.殷墟博物馆甲骨文展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64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永信青年带你走进洛八办
为传承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记忆,更好的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活动,2021年7月23号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社会实践成员在线上通过抖音的形式带领我们走进洛八办。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
重游南湖革命圣地,感怀红色奋斗历程
回眸初心,百年流光。为了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7月20日上午,西安科技大学“青春使命,安全同行”实践团来到嘉兴火车站学习参观,实践团成员们沿着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们的足迹,“重走一大…
与甲骨邂逅,了解世界史
与甲骨邂逅,了解世界史中国青年网安阳7月6日电(通讯员许晓萍),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行”走千年—安阳甲骨文化体验式传播实践团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殷墟甲骨文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团队成员们了解…
”智慧+“的新方案
7月21日,西安科技大学“青春使命•安全同行”实践团前往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康威视”)是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国家重点软件…
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他用一生的时间与精力,只为...
2021年7月21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为进一步体会“浩然精神”的深刻内涵,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青岛科技大学“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通过联系与沟通,有幸受邀到周浩然文化园,对话…
多姿多彩!安徽学子三下乡
为了顺应我国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于七月十三日经历了六个小时的车程前往阜南县黄岗镇育蕾小学进行为期十四天的支教活动,通过此次支教活动,…
山东大学“E心向党”社会实践队合唱致敬中国共产党
7月22日清晨,“E心向党”社会实践队全体组员早早来到了实验楼门前集合,进行录制大合唱的准备和分组工作。经过激烈的讨论与研究,一致同意选取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来表达实践队成员对党和国…
青岛科技大学“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团赴周浩然文化园参观学习
为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1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即墨“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来到青岛市即墨区周浩然文化园,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学习。周浩然文化园园长周法廉老先生带领队员…
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基因
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基因中国青年网安阳7月6日电(通讯员谭傲威),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了“‘形’走千年,安阳甲骨文化体验式传播”活动,全面展示了安阳市一年来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文…
感恩反哺,以信传情
七月骄阳,不仅带来了劳动后的汗水,更将温暖洒进乡民们的心中。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组织阜南县黄岗镇育蕾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写信课。感恩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学会感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