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积极响应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传承百年大党初心”的相关要求,学习重温红军长征精神,2021年7月13日,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站的“从头越”实践队,在付佳和宋晋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学习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本次活动旨在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发扬爱国精神,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凤凰山周水麓的小龙山上,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前临湘江河,后靠凤凰山,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鸭山遥遥相望。陵园由红军烈士纪念碑、邓萍墓、红军坟、红军卫生员雕像、邓萍烈士雕像、钟伟剑烈士雕像及青松堂、翠柏园等组成。
实践队员们走进陵园,沿数百级石阶而上,一座气势宏伟的红军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震撼人心。在碑的正面,“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格外清晰。来此学习的团队和组织纷纷送上鲜花并在碑下进行庄严宣誓,一位以个人名义前来纪念的先生在碑下放下一束菊花和一瓶白酒并三次鞠躬以此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无限缅怀之情。
环顾在纪念碑的圆环外壁,有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东南侧位老红军形象,西南侧是一个青年红军形象,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碑身上的28颗闪烁的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成就了如今的辉煌;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该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预示着党的精神永放光芒。
队员们进一步深入到纪念碑内部,看到四组汉白玉浮雕,分别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每一幅栩栩如生的浮雕背后是当年红军战士不惧困难、突破重围的英勇事迹。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成员再一次学习重温了红军长征时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所蕴含的长征精神对我们的今天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陵园内,最受人们尊重和敬仰的是被称为“红军菩萨”雕像,其外观形象为一名留着长发,怀抱孩童的女性,但根据碑文简介可以了解到这位“红军菩萨”实则为一名不满二十岁的少年卫生员龙思泉,在其战友们忙于前线抗争之时,因为抢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延误了回归部队的时间,留在了贵州遵义,他不分昼夜,风雨无阻的走街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但不幸的是后落入敌人手中,被枪杀于桑木桠场口。雕塑之所以以女性形象对他进行纪念,一方面是受制于当时的生活条件,不足以满足剪发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他慈母般对待孩童的光辉形象,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对这位红军战士进行纪念。
实践队员在纪念碑前面向革命烈士进行庄严的鞠躬,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们无限的缅怀之情。追昔抚今,在历史的震撼与当今的感受之中,回望当年红军战士、革命先烈们所面临的种种艰难困苦,广大青年应当更加明白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应当对革命先烈们的精神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发扬。心中有信仰,奋斗有力量,历史已成过往,但遵义折射出的党的思想光芒却始终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重要指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贡献者,肩负使命与担当才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罗美婧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在了解了红军们的故事之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中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这是中国永远的历史,青年应当在红色教育中振奋精神,以党的宗旨为使命,让中国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53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