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大学生关注到岳西高腔,我很激动。提到安庆,大部分人只知黄梅戏,可咱的高腔,不差呀,不能失传了啊。”五河镇关工委主任,义务传播岳西高腔的王学钿老先生深情地说。在响涧幽谷的大别山深处,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戏曲形式——岳西高腔。7月初,安徽师大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前往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走访了五河高腔剧社,于高腔艺人渺远悠扬的古音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汪同元、传承中心副主任程文件,特意从县城赶来与志愿者交流,为志愿者详细介绍了岳西高腔。
总有一些事记挂在心头
岳西高腔于2006年5月正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声腔承袭于明代古青阳腔,已有300多年历史。2010年,岳西县政府成立了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秉承着“全面保护,活态传承”的工作方针,以期对高腔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与发扬。
如今已75岁高龄的汪同元老人是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他致力于岳西高腔的研究已有30余年。在向志愿者们介绍岳西高腔的“前世今生”时,老人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淳朴的笑容里洋溢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岳西高腔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必须好好传承与发扬才行”。为了收集整理有关岳西高腔的第一手资料,汪老奔波于岳西县的各个乡镇走访高腔艺人、查找文献资料,并把收集到的鲜活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出版了《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和《中国岳西高腔音乐集成》两本书,为岳西高腔的研究与传承保留了珍贵的学术资料,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与传播,是责任,也是使命。在提到有一次观看少儿高腔表演时,汪同元老人欣慰地说:“那些小伢们一板一眼地唱着岳西高腔,唱得很好听哇,这样真好。”五河高腔剧社的王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当代青年大学生也能加入到保护岳西高腔艺术的行动中来,向社会宣传推广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程主任特意邀请老艺人为志愿者们现场演绎,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让这存储着明清戏曲文化密码的古老高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总有一些人在引吭高歌
绵长古韵,承载厚重文化;低吟浅唱,演绎百味人生。五河高腔剧社围鼓班的老艺人都是耕作于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因为从小听着高腔长大,内心充满着对岳西高腔无比的热爱与眷恋。农忙时节,他们播种耕耘,在乡野间感受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趁着农闲,他们自发在镇文化站进行高腔排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并义务进行多场演出,其情至深,其行至伟。在那宛转悠扬的芳菲古韵中,流淌着一辈又一辈高腔艺人坚守的血液。
“要传承岳西高腔,关键要选好传承人,打造一支热爱高腔艺术、肯为之奋斗的队伍。”传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为了让年轻的一代也能感受到高腔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村里的老艺人们开始着力培养新一批高腔艺人。在访问结束后,老艺人们为志愿者表演了岳西高腔“喜曲”的代表剧目《天官赐福》,在铿锵有力的围鼓打击声中,老艺人们围坐在一起,用原生态的方言演唱着故事,诉说着历史,流畅和谐又质朴古拙。接着,一位青年女艺人也演唱了“彩唱”的代表剧目《拜月》,声音轻柔,唱词优美,身姿妙曼,盈盈吴语令在场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总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岳西高腔经历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像一条纽带,一头连接着过去,一头连接着现在与未来。近年来,随着岳西高腔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战略机遇,岳西县大力推进“文化活县”战略,协同社会各界文艺工作者和高腔艺人对岳西高腔进行了一系列抢救与保护措施。岳西高腔史上首部剧目集成《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公开出版发行,将剧本和唱词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先后组建了12家民间高腔剧社,如五河高腔剧社、田头中心高腔剧社和五河“聚合堂”高腔剧社等。
与此同时,政府创新高腔演出与宣传形式,在五河、中关、田头、巍岭等地,高腔戏被搬上舞台,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由岳西县高腔传承中心发起的“送戏曲进校园”、“民生工程送戏下乡”等文化工程项目,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进行了岳西高腔的表演与宣传。此外,借助文化部信息共享工程的政策,创办“岳西高腔网”,建设岳西高腔传承保护基地、岳西高腔保护园,采取多种措施让岳西高腔走出大别山,走出安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与感受岳西高腔的独特魅力。
然而,岳西高腔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岳西高腔的演出形式却仍以保留原始唱腔为主,爱好高腔的多为中老年人,受众偏少;另一方面,单一的艺术形式导致在多元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岳西高腔不感兴趣,愿意去学习与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老一辈艺人年纪渐大或者离世,出现了许多剧目无人会唱、无人会演的令人心痛的局面。如何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让这芳菲古韵焕发新的生机,长路漫漫,仍然需要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作为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岳西高腔值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这也给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更多的思考与挑战。保护岳西高腔,保护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