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浙江学子三下乡:探访美丽农场 找寻发展足迹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作者:陈佳瑶

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浙江省马岙村开展实践活动,体悟村民们的农场生活,探寻发展足迹。

享受自然 重获一份体验

盛夏的马岙村,远远望去,粉墙黛瓦的房子充满着浓郁的水墨江南气息,田野里遍地的白色大棚却又带来了些许隐秘的色彩。我们漫步在乡村路上,享受着空旷的阳光,感受着乡村独有的田园气息。田野里一条条银渠纵横交错;山岗上一道道凌空飞架的渡槽,把个个山塘水库串连起来,仿佛银链串珍珠,佩戴在这缤纷斑斓的大地;一根根横跨蓝天的高压线,伸向远方,去连接着一座座电灌站,像琴弦般日夜弹奏着丰收的乐章。如画的风光尽收眼底,我们尽情地感受自然的魅力,我仔细回想起上一次感受到如此纯粹的田园风光已是许久之前,我们离开乡村实在太久了。

我下意识抬头深呼吸,新鲜的空气令人身心愉悦,每一寸被阳光照射的肌肤,肆无忌惮地绽放自己的活力,我似乎早已忘却这炎炎夏日,被这盛夏的热浪激起无限的动力。尽管烈日当头,田野中却依然有不少的农人,他们或是俯身在田地卖力地干农活,或是给农作物浇水,为它们赶去夏日的酷暑,田野中的时光似乎没有被艳阳阻止,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活力。自从自己上了高中后待在农村的时间就少了,在城市里就算足不出户一整天也能听见各种汽车鸣笛,想听一声鸟啼也是一种奢求。像这样的夏季,我大都会选择空调,但这静谧娴静的田野却让我忘记了城市的烦躁和喧嚣。

桌子上放着一盆植物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大棚里的多肉植物

聚焦发展 聆听一份经验

马岙村依托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不少的村民都开起了农场。我们特地走访了村里的一位农场场主。场主带我们大概参观了农场的大棚,每个大棚里都种着一种类型的农作物。有顺着藤蔓长挂在空中的南瓜和葫芦,它们既可以做装饰品供人欣赏,又可以做为农作物;有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他们都颜色五花八门、样子也是稀奇古怪的,有很多在市面上都没见过;有专门种玉米的大棚,听农场主说这个玉米品种,一成熟就可以拔下来吃了;还有专门养鱼的小型水库,一进去空气里便弥漫着一股浓郁来自海洋的味道……村庄里许多农场都是村民自营的,为的就是可以保持本地农作物的原汁原味。我们去过了一些农村,其实很多农村都为了发展而舍弃了很多村庄原有的风景和特色,而不断朝向现代化、商业化迈进。我们在此刻却感受到了农村中最淳朴的氛围,我的心中渐渐升起了一股亲切感,我也同样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村,让现在的年轻人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的生活,让现在的还在感受乡村的田园风光。

“乡村之面,瞬息万变。”这是农场主在交谈中反复说道的一句话。十九大以来,马岙村在政府的指导下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科教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蔬菜大棚的运用简直是农村的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规避了很多以前在农业中会出现的弊端。现在他们根本就不怕寒潮、台风这些极端天气,有大棚做保护罩,不用考虑天气因素,解决了一大难题,村民不再靠天吃饭。同样是来自农村的我,十分能够体会到村民的快乐,心中不禁为村民欢乐能够摆脱贫穷、走向小康生活。

图片包含 草, 人, 户外, 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实践队员为农场里的杆子上色

运用互联网 提出一份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在马岙村上落实得很成功,但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是在乡村地区农场里所种植的作物,销售范围比较狭隘,很多时候都是供大于求。这也是一直里来苦恼这里的村民的难题。农场主询问我们对于农场的意见与建议。“其实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将这些农产品推广出去。现在很流行直播卖货,我们农场也可以这么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里产品,就会有更大的范围来销售”“还可以运用预定的方式,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了”听到这些,农场主渐渐展开了眉头,也和我们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来更好地经营农场。“希望会有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来给我们建言献策,你们眼界广、想法多,有你们的帮助,我相信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指日可待”农场主说道。

结束了此次调研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正一步一步地在农村落实,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进展。我们不仅为农户提供了一些建议,也通过与农户的交流沟通,学习到了许多农业技巧。在乡村振兴落实战略中,浙江学子将不断前行,在新时代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43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浙江学子深入马岙,探索“海岛第一村”
为考究马岙镇的振兴乡村战略,发掘“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特色所在,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20余名学生走进马岙,探索“海岛第一村”的历史。观古物,悟马岙文化穿越新石器时代,…
安工学子三下乡实践心得
7月5日起,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赴安阳市内黄县余庄村,学校服务队团队成员16人,运用所学艺术专业知识,就近开展了以“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一系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
“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所以根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要求,2021年7月6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
福大学子三下乡:红色故事进课堂,红色基因润童心
为进一步宣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7月20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追寻足迹,赓续百年红色精神,情暖中华,材子助力乡村振兴”赴宁化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前往三明市宁化县曹坊镇中心小学开展红色教育…
安工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党史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宣传建党一百周年,积极推动党史学习,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了解与感悟,坚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宣讲团赴安阳市内黄县开展党史宣讲…
暑期三下乡第四天总结
7月20日下午,老师召开了三四年级的主题班会。在这个主题班会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进一步,更加熟悉对方。在会议开始时,老师让同学们可以按照模板自我介绍。有个可爱的小朋友直接将“等等任何想跟老师和其…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内黄开展暑期志愿活动
7月5日下午6时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抵达内黄公园。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用绘画的形式把党史小故事描绘在团扇上。团队以这种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活动,由此可了解群众…
用心裁剪,剪出赤诚党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并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
用心助力梦想
炎热的天气伴着令人晕眩的嘈杂蝉鸣,背着沉重的行李包坐上了校车,衣服已经湿干循环数次,但是车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没有烦躁的情绪,不同院系的15位志愿者,眼里都有着坚定的光芒:“我要以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
追寻柳编之美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体现。7月1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志愿者来到了阜南金源工艺柳编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