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与古镇,定海的另一面,悠久文化的传承,孕育了舟山独特的文人气息。为深入了解定海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回顾百年党史,弘扬传统文化”理论宣讲实践团的23名成员于定海区芙蓉州路参观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鼓声成诗,文明永恒
定海境内历史遗迹众多,名胜古迹云集,同时,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蕴含先民智慧、富有海岛特色,是定海区宝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在此之前,实践团成员对舟山锣鼓了解甚少,但通过今天的参观后,纷纷感叹道:“舟山锣鼓就是海岛民间艺术中闪亮耀眼的一颗明珠。”舟山锣鼓以特有的排鼓、排锣为主奏乐器,以热情奔放的“三番锣鼓”为核心,辅之丝竹旋律;时而似展大海波澜,时而似抒婆娑倩影,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2006年,《舟山锣鼓》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不单单是一种乐器,更是鲜活的文化。早期的舟山锣鼓,是一种流行于舟山宁波一带的小型民间器乐俗艺,用于岛民的日常生活。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精心培育,形成了具有浓郁海洋特色的演奏形式,曾有“行会锣鼓”、“出海锣鼓”等异称。上世纪四十年代,鼓王高如兴以其出神入化的技艺,使舟山锣鼓在艺术上得到提升,1959年经部队专业团队整理,定名为《舟山锣鼓》,在国外获得奖项。
了解这段历史后,实践团成员身临其境,仿佛看到在几十年前,鼓王带着团队去往别的国家,面对其它民族友人新奇的目光,他们便开始演奏来自华夏的文明。不仅如此,实践团成员们还欣喜地看到,在目前,舟山锣鼓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定海区已有各级传承(教学)基地六个,团队十余支,几十年,仿佛刹那间,鼓声成了诗,文化成了永恒。
戏说往事,弥久未绝
听着木偶戏,就听着千年文化的呼唤,也听见了文明的大潮滂滂。长期以来,流传于舟山群岛的定海布袋木偶戏,俗称“小戏文”“凳头戏”,表演布袋木偶戏的木偶艺人,只要挑着一副担子,就能走巷串户地进行表演。旧时,由于海岛交通的不便,很少有正规剧团来到海岛演出。因此,“一根扁担挑起一只戏台、一个人顶上一个剧团”的布袋木偶戏,以极其简单的道具和装备,就可以在寻常渔民百姓之家的普通堂屋内、小岛上的晒网场等地方进行演出,显示出优越的便利优势,完全契合海岛交通不便、文化生活相对闭塞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担当起海岛民众娱乐生活的主角,得到了广大海岛渔民的认可和喜爱。在1991年,定海布袋木偶戏被收入《中国群众文化辞典》条目,2003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名录;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名录;于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定海区有布袋木偶戏的民间戏剧班子十余个,以省级传承人侯雅飞担纲的“侯家班”最为著名。他们长年累月奔走于各个海岛乡村,为海岛群众送去无尽的快乐。
谁能读懂木偶戏,它仿佛从人类的意识深处,穿越而来,无声地述说着先民的喜悦,理想与信仰。时代瞬息万变,在数字化的今天,也许实践团的成员们此前的娱乐活动多在电子设备上,但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之后他们也一定会愿意多去了解、聆听那过去的故事。
以船为伴,海岛文化
舟山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舟山人民世代以海为生,船既是海岛人民的生产工具,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舟山人以船为伴,视船如命,船模制作应运而生。旧时,制作船模是生产生活的需要。略微古旧的船舶,几千个零件,历经沧桑,凝视着行进的方向。船舶行经的前方,是平静浩瀚的海面,亦或是波涛汹涌的浪潮,实践团成员们不得而知。如今,制作船模的意义是对海岛船文化的延续。清初,随着渔业生产的逐渐发展,舟山成为全国最大的渔场之一,汇集了全国沿海各种型号的渔船,随之修造船行业兴起,船模制作也应运而生,要打造一艘大船,先以实船尺寸比例缩小制作小型船模,以观其外形及内部结构,测其浮力及动力性能等各种数据,为大船制造奠定基础。1980年后,木帆船退出舟山渔业发展的历史舞台,船模制作也随之衰弱。
如今,舟山船模作为舟山海岛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作为优秀传统工艺品被各级博物馆收藏,并走进了寻常百姓人家,作为艺术品观赏及收藏。2012年,《舟山船模》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舟山船模不仅传承我国古船文化的记忆,更是对研究古今帆船发展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并不从事船舶研究的普通人来说,欣喜的不仅是了解到船舶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的海岛文化。它记录了几十年间,岛民的希冀,千千万万段人民与大海的对话。
“怀抱着希望和理想,辛苦的行程也就不乏浪漫色彩。”在参观了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后,实践团成员回望了定海的历史,看到了它手捧海水、心向苍穹的姿态,在历史的变迁中屹立不倒,在时代潮流中滚滚向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4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