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100诞辰之际,环资学院“踏迹寻源,‘环’忆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丽水小分队近日前往丽水,参观走访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寻浙西南革命之踪,承革命人红色之志。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浙江丽水美丽的瓯江之畔,纪念馆内展示着大量革命斗争的史料和实物。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观纪念馆内展示的资料,近距离的学习浙西南光辉的革命历史,实地体悟“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我们抵达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入口的雕像是红军与当地武装人民握手的场景,雕像下面的九个大字“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这便是浙西南革命精神。进入纪念馆,我便感受到历史带给我的沉重感,抛却了路上的嬉笑,转而默默注视着馆内的事物。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之前中国革命,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碎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武装斗争方针,加上浙西南频繁的农民暴动,让中央红军决定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同时以此配合红军主力长征。
1935年3月,粟裕、刘英率领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游击根据地。粟裕、刘英充分发挥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一个局部的“革命高潮”。根据地通过政权、经济、军事和革命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建设巩固了根据地的发展。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让国民党当局深感不安,派出四省的国民党军和民团武装发起了多次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清剿”。根据地收到重创,坚持斗争的黄富武、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领导人相继牺牲,大量革命群众遭到屠杀。但是在粟裕、刘英的指挥下,四处游击作战,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红旗始终没有倒下,经受住了国民党的残酷“清剿”,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浙西南地区的红军部队奔赴抗日战场。
纪念馆内有着许多挺进师和地方武装的武器,也有部分服装,从战刀、土火枪到机枪、迫击炮,我仿佛看见了挺进师在初入浙西南的困难,和他们不屈的毅力。
进入刘英旧居,先看到的是一尊刘英的半身雕像,下面的碑上刻着他的生平。我看到了那里许多简单朴素的家具,屋内空间较为狭小,一景一物都似乎在讲述着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屋内小院有一尊刘英和他夫人丁魁梅的雕塑,他们脸上的表情沉重,似是在担忧浙西南根据地的人民,我不禁肃然起敬。这位挺进师的政委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师长粟裕一起带领挺进师进行游击战,为浙西南的革命献出一切。
挺进师的共产党员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不负党的重托,深入敌后,面对国民党官兵的“清剿”也要毅然挺进,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才使得红旗在浙西南屹立不倒。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以后,党和红军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使得红旗在浙西南屹立不倒。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照看现实、砥砺前行。在走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从浙西南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磅礴伟力,领悟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精神内涵,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毅然挺进,持有破除艰难险阻的决心,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探索前路的责任,不断奋斗,努力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2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