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奔赴大泉,挖掘怀梆根脉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龙妍

先辈挖井,后辈接续演绎怀梆之风。7月17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研服务团全体成员赴新乡县朗公庙镇大泉村开展实践调研。调研团导师丁永祥教授带队。

据悉,“大泉旱船舞”是由当地艺人丁黑元(1838—1907年)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一种以老调怀梆戏为引子、穿插有一系列武术动作、模拟水中行船情景、富有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于2021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泉剧团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剧团艺人自小开始学戏。大泉怀梆旱船传承人以自身从艺经历演绎怀梆戏的发展史、诉说热爱唱戏的坚定初衷。大泉剧团最年老的艺人郭占元讲道,“我学戏时,师傅时刻纠正我的错误。如今我七十多岁,我还是能唱。”当地还存有玉帝庙一座,上世纪收到损坏后,于20世纪初经募捐修缮而成。

大泉村前村长史世江作详细阐述。他以怀梆古老的身份入手,说明了历史上怀梆对村落对当地的深刻影响,从文化意义、个人价值等方面阐释大泉地区立志传承怀梆的三个缘由。一是大倡文艺,丰富村民生活。“多个唱戏的、多个搞文艺的,就能少个打麻将的”史村长讲道。他本着“以保护剧团、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宗旨,自2012年起,全身心投入挖掘正能量载体——怀梆戏,深入贯彻乡村振兴,为人民服务。二是支持传承,重在留住这门艺术。他强调,土生土长的老手艺得不到传承和保护令人痛心,老年人学得并能展现一门手艺,是自我愉悦和丰富生活的重要内容。三是作为“父母官”,披荆斩棘做实事。恰逢好时代,他担任村长期间顺应国家“支持文化多样性”政策,在保护的同时将育人和文艺扶持结合,培养青少年参与其中,旨在让全社会看到文化底蕴的深厚。史村长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并鼓励同学们能为传承怀梆做出贡献,践行当代青年的责任。大泉村村民对于史村长的辛勤贡献十分感恩。

随后,大泉剧团艺人们为同学们现场介绍并演奏怀梆戏乐器曲目。艺人老师用梆子、边鼓、二胡等传统乐器亲身演绎了慢板、流水等旱船曲调。传承人陈老师深情演唱旱船曲目《祁连山》,刘老师演唱《刘统勋私访》,现场气氛一度升华。

最后,丁永祥教授总结艺人老师和史村长的发言。他指出,怀梆戏是一门非常完整的艺术,经过了辈辈人的不懈努力得以延续至今,应从文化与人的关系去看待老一辈们的执着,就能挖掘出文化之根。他鼓励同学们能将此次实践和成果上升到学术高度,以钻研精神对待实践、对待怀梆戏。非遗调研团在实践期间竭力挖掘怀梆艺术土壤,解剖文化根系,调研团全体成员表示收获颇丰,并将以此次实地调研为契机,继续做好怀梆传承工作、落实艺术钻研精神。

本次实地调研在调研团成员同艺人们面对面采访中落下帷幕。

(龙妍/文 杨硕/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16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听长征故事,悟长征艰辛(通讯员吉丽朵摄影张晓剑)为更好地带领同学们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情,7月14日上午,…… 吉丽朵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丰富学生们的课程体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7月14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雷一帆,为彭楼小学学生们带来一节《我的中…… 华铜泽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长征精神不灭,人民英雄永存

夏风习习,蝉声长鸣。不知不觉间,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来到了第五天,志愿者们与同学们在这里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收获了满…… 吉丽朵 李佳益 华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7月13日,是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四天。“时代向前,吾辈向上”,为传承长征历史,发扬革命精神,志愿者赵露露为彭楼小学的学生们…… 华铜泽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通讯员李佳益摄影张晓剑)为学习雷锋精神,弘扬助人为乐品质,7月13日上午,…… 李佳益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挺进大别山,强渡大渡河(通讯员李佳益摄影张晓剑)为引导学生积极了解长征红色文化,传承不怕艰难险阻的长征…… 李佳益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简笔已动,意味亦远为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水平,共同感受长征文化的魅力,7月13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一路长征史…… 华铜泽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长征在路上,你我守初心

夏日炎炎伴蝉鸣,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路长征史,一心‘豫’童行”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第四天的活动正式开始了。7月13日,志愿者们为学生们带来了党史教育、音乐鉴赏、简…… 李佳益 华铜泽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学校举办“挑战杯”校赛终审决赛赛前训练营

为积极备战“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打磨、提升“挑战杯”参赛项目质量,5月6日晚,校团委在二教报告厅举办“…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分别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2025年全国“两…

闽南科技学院在福建省“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寒假主题社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由…

启智传承,心系气候——福师大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主题团会

2024年12月9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在地科楼608开展了以“启智传承,心系气候”为主题的…

跨越地理界限,成就榜样力量——记寻找身边的青年榜样

积极响应福建师范大学“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挺膺担当”的号召,2024年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

最新发布

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三下乡:“乡”约张店|以瓷入画,以画入心
今天,陶瓷学院的志愿者们开启了支教的第一天~想知道老师们是如何将陶瓷知识传授给小朋友的吗?想知道趣味的课堂场景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五大官窑介绍和鲁山花瓷知识讲解元元老师首先向小朋友们简述了一…
硇洲岛铺开乡村振兴的画卷
硇洲镇是个面积56平方公里的海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位于东海岛的南面,有8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生活着5万多居民。海岛有20000多亩肥沃的红土地,农业特色明显,海洋捕捞、养殖也发达。近年来,硇洲镇认真贯…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
2021年7月6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红心向党 学史力行”聚点实践团赴河南省洛阳市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开展学习、宣传党史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制定红色路线、…
用初心诠释医德,用行动不忘使命
身为党员,身为医生,每个身份都有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2020年的疫情来势凶猛,大家都纷纷处在恐慌当中。可作为绍兴市第二医院的外科一支部书记的戴江峰医生,他却并未退缩,驻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临…
福建农林学子三下乡:两岸凤梨农业情,科研下乡助发展
图集为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平潭实践队7月7日活动记录…
实践团开展总结会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经济管理学院“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嘉兴南湖以及长兴进行调研学习。为期两天的短暂红色之旅告一段落后,为总结社会实践的…
青春之歌,献礼百年大党
青春之歌传唱不绝,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惊鸿”社会实践队带着青年人的朝气走进了湛江经济开发区中的硇洲海岛,在这里我们领略到了不同的风情。据实地采访的…
“聚焦”社会实践队惠州队员到达惠州白芒坑学习
“聚焦”社会实践队惠州队员到达惠州白芒坑学习7月19日中午,“聚焦”社会实践队队员梁琦琪到达惠州白芒坑进行党史学习调研活动,队员参观回来的心得表示,认为在遗址当中感受到许多,同时旧址和当地居民生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者仁心,砥砺前行
为了提高同学的党性,激发同学的爱党爱国情怀,7月18日上午,由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的从“提灯前行”到“党员先上”的红色南丁格尔精神实践团队于绍兴市第二医院进行了对外科医生戴江峰的采访。伊始…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奔赴大泉挖掘怀梆根
先辈挖井,后辈接续演绎怀梆之风。7月17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研服务团全体成员赴新乡县朗公庙镇大泉村开展实践调研。调研团导师丁永祥教授带队。据悉,“大泉旱船舞”是由当地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