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迹·光影之间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赵凯南

寻迹·光影之间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之泰山皮影篇

一、寻迹初探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古籍《韬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其记载,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民间一直以来便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

泰山皮影经过历代传承,不断发展和完善,于2007年首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在2011年,更是被收进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名录。当时的“十不闲”绝技唯一传承人范正安也被评为“中国非遗优秀传承人”、“山东省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等。

近年来,泰山皮影传承团队不断通过多种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泰安、北京同时开设多家传习馆,并结合当下流行文化创编多部新剧目,努力让泰山皮影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走出泰安、走出山东、乃至走出国门。可以说,泰山皮影已经成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模范之一,也成为了泰安市重要的文化地标。

二、光影之间

7月17日,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非遗调研团的泰安小分队成员来到了“泰山皮影艺术馆”开展实地走访。通过观看泰山皮影戏表演,了解相关文创产品,以及与泰山皮影戏文化传承者的交谈,大家不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泰山皮影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了解了泰山皮影在新时代的传播及传承方式。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由皮影传习人杨女士表演的《石敢当大战恶狼精》《时间都去哪儿了》和《武松打虎(新传)》三个剧目。由于泰山皮影发源于泰山脚下,百年以来深受泰山神话传说的滋养,因此关于“石敢当”的传说一直是泰山皮影中的经典题材。《石敢当大战恶狼精》主要表现了石敢当打败恶狼精、为民除害的故事,剧目带有大量泰安本土方言,极其风趣幽默,老少皆宜。

接下来的两个剧目,则极大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表达。剧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汲取灵感,通过皮影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个个生活中平淡而感人的细节,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而《武松打虎(新传)》则将武松与老虎的战斗环节表现为小朋友们熟悉的电子游戏形式,在结尾部分更是加入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元素,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这两出剧目,让队员们充分感受到非遗艺术创新性表达的巨大魅力,也加强了对非遗文化获得良好传播和传承的信心。

观看皮影表演之后,调研团成员们纷纷走上舞台,站在幕布后面,也学着操纵手中的剪影。手忙脚乱之中,大家才进一步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表演背后,是传习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练习。

三、匠影长传

在实践过程中,调研团成员通过与传习人的交流,了解到泰山皮影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创编新剧目,也拥有自己的编剧团队,尝试将皮影戏与各种各样的新题材、新领域相结合。例如:《江南style》和《海草海草》,将皮影戏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相结合,成功吸引了更多青年观众。《失落的一角》将享誉盛名的绘本故事用皮影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故事本身。

近年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泰山皮影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传播与传承体系,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游客大量减少,泰山皮影的发展一度受到重大打击,团队也面临解散的境地。后期通过传习人的坚持以及政府的扶持,加上疫情后期经济状况的总体好转,目前泰山皮影的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状态。

作为泰安市的重要文化印记,泰山皮影的发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皮影戏、保护皮影戏、学习皮影戏。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努力下,泰山皮影在新时代愈来愈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不断创新中走向新的未来,在新时代语境下展现独特的魅力。

光影之间,匠心长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8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博爱相随,法育未来”南京师范大学伴法同行组法律助我成长系列课程之成长之路,与法相依
为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由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组织的“博爱相随,法育未来”实践团队安排了以“法制护我成长”为主题的线上课程。本次活动主要以云课堂的形式开展,孙静怡、查验宣、李露…
睹风雨“疫”后 繁花落尽 硕果累累
【导语】文化是精神食粮,发展是产业需要。为了深入学习舟山文化,探寻防疫成果,引导并鼓励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走…
浙江学子走进舟山博物馆:感舟山文化 探防疫成果
【导语】文化是精神食粮,发展是产业需要。为了深入学习舟山文化,探寻防疫成果,引导并鼓励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走…
捧出真心,倾注热情
七月骄阳似火,恰似那颗怀揣着青春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着。心夏乡社会实践队倾注满腔热情,捧出一颗真心,成为一位位志愿者在线上支教,用自身擅长回馈社会,帮助别人。经过首日线上支教试…
浙海大东科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回忆峥嵘岁月
浙海大东科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回忆峥嵘岁月有一种精神,经历时代的风雨,历久弥新;有一种记忆,穿越历史的硝烟,熠熠生辉。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充满了多少艰难险阻,又浸着多少英雄的鲜血。为了走进这段…
让船政文化活起来!福州这位老师太厉害!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罗成立带领学生团队施展“科技魔法”为船政文化换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通过AR、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展示平台让百年印记走出书本“活起来”日前,罗成立被评为2021年福州市最美科…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开展专题当日主题活动
(通讯员:史文雅)7月18日,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化党史专题学习,创新党员主题活动,坚定党员党性修养,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前往浏阳市王震故居、平江县平江起义纪念馆组织开展了“重温党史、追寻革命精…
聆听党员故事,不忘情怀初心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不忘情怀初心,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实践队员于2021年7月19日前往老党员王女士家中聆听她最难忘的故事。“我入党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说党好,就是到死的那一刻也为自己是一名共…
长安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西宁市苏尔吉村展开调研
为感受党领导的巨大优势,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情况,切实体会红色基因强大的精神内核,7月12日,长安大学赴青海省“少数民族团结+基层党建”暑期实践队走进西宁市苏尔吉村就当地建设情况及党员发展情…
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公寓举行物品收纳小课堂
(通讯员:史文雅)7月16日下午14:00,丹田物业协同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在学生宿舍3-4栋大厅举办寓·收纳小课堂活动,由物业人员冯婧主讲,赖鑫担任助讲,主要针对同学们平常难以整理的衣柜以及收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