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红色故里,传承红嫂精神

来源: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 作者:燃烧的远征社会实

走进红色故里,传承红嫂精神

七月的东风裹着冰凉的雨丝细密地打在窗棱上。窗外是跌宕的山,是沂蒙沃土的铁的脊梁,在云朵的泪水中泼墨般浸着浓稠的绿,仿佛要与天空吻别,跟随雨幕从山腰跃下。

7月15号,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燃烧的远征”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沂蒙红嫂家乡,学习红嫂精神,以新颖的视频形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小课堂”,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红色足迹,体会在革命斗争年代里沂蒙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爱党,爱军的崇高品格和艰苦奋斗精神。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沂蒙革命老区建立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有20多万人参军入伍,120多万人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这里不仅有浴血杀敌的战士,更有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和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红嫂”,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沂蒙壮歌。

“沂蒙红嫂”明德英,是公认的沂蒙红嫂生活原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解放后,她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随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2009年9月10日,明德英同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沂蒙母亲”的王换于,抗日战争时期,她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近百名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革命烈士的革命后代,但是她自己的4个子孙却因此而夭折,她总是说“这些孩子有些是烈士的后代,让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把奶给这些孩子喝吧,咱的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

“沂蒙大姐”李桂芳,是组织沂蒙妇女架起火线桥的妇救会会长,她曾经是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组织红嫂以瘦弱之躯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们,以她们瘦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钢铁屏障。

伟大的沂蒙母亲已经定格成最美的画面,千千万万个沂蒙红嫂也鲜活在我们眼前。其实,“沂蒙红嫂”在那个战争年代是所有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在沂蒙这片“家家有红嫂”的革命沃土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哪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夭折,也要把战士们的后代健康抚养长大;哪怕自己尚还在哺乳期,身体羸弱,也毅然决然地在冷水中抬起门板帮助战士过河……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红嫂们在抗日救国战争中谱写出一首首感人涕下的赞歌!——实践队队员张楠

沂蒙红嫂,沂蒙山区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用自己不屈无畏的精神谱写了一篇篇动人篇章,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红嫂代表彭德英,在日本军国主义战魔和死神面前,一个农家哑妻,无所畏惧,向正义敞开伟大的胸襟和心灵,用自己圣洁的乳汁喂救八路军伤员,这种大仁大义和至善至爱、这份铁骨柔情和慈母情怀,永远是震撼中华民族灵魂的千古一叹,人类战争史上惊世骇俗之绝唱。——实践队队员范梦鑫

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沂蒙红嫂——这些伟大的沂蒙女儿,一腔热血动天地,一颗红心迎朝阳,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沂蒙红嫂,大爱无疆,她们的故事必将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段真情传奇必将永载史册,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成为一块永不倒坍的丰碑。

细雨初霁,行云小憩。东风的札记中,一束赤忱的光,如旖旎的烟雨,将漫山遍野的葳蕤浸透,浸透。眸子仿若升起了雾霭,落入眼里的只剩下生生不息的耀目的红。抬起手,小心翼翼地描摹着山野的轮廓。一条惊心动魄的红色长河,在延绵千里的青翠中不绝地流淌。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燃烧的远征”暑期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93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所系·心之所向
情之所系·心之所向——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系西部”三下乡西部志愿者线上采访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睿)有人说“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有这样一群人…
致远,不负芳华
笃行致远,不负芳华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8日电(通讯员熊亚兰)“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
关爱海岛特殊儿童——从一笔一划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7月12日下午,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蔚蓝益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洞头区实验中学为海岛特殊儿童们带来两节基础汉字和古诗词的硬笔书法课,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的…
笃行致远不负芳华
笃行致远,不负芳华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8日电(通讯员熊亚兰)“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
习武先习德,学艺先习礼—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七彩假期跆拳道公益课堂开课
习武先习德,学艺先习礼—体育学院七彩假期跆拳道公益课堂开课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体育学…
缘起仲夏月,志愿启航行
暑期伴随着七月的风铃声如期而至,学生们的如何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成了工作中家长所忧虑的问题。而就这个问题,城东街道联合志愿者正式开设了萤火之行公益暑托班。七月微风轻抚,蝉鸣不燥,南京师范大学…
小小旧物,改造出美好明天
2021年7月18日,“环保科普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湖州市吴兴区三里桥社区小分队进行了“给我一个碎片,还你一个美丽”废物回收利用活动生活不断前进,在一件又一件新东西到来的同时,人们囤积的旧物也越来越多…
笃行致远,不负芳华
笃行致远,不负芳华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8日电(通讯员熊亚兰)“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
爱心支教行,共享中国梦
爱心支教行,共享中国梦本网消息为秉持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春雷志愿服务大队以“爱心支教行,共享中国梦”为主题,组建有特色的实践团队。为了给予教育水平落后的贫穷地区支教帮扶,开展系列健康有益的文化活…
七一寻梦,赓续百年——苏大敬文书院学子走进苏州第一党支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7月12日下午,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姑苏红色微旅游线路调研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进行学习调研,体验苏州红色微旅游线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