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可以启发孩子的智慧,实验可以带来身心的愉悦,科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和它们的原理,“峰鸣”社会实践队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特别开设了科学小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一开始,老师通过人在水中会下沉,而在海水上却漂浮起来的现象,引出水和盐水的密度,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接着,老师简单介绍了浮力和重力的概念,通过在水中放入两种重量不同的物体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告诉学生轻的物体浮在水面的原理是浮力大于重力,而重的物体沉没在水中是因为重力大于浮力。同时,老师用瓶子和针进行简单的实验,装满水的有针孔瓶子在没拧开的时候不会漏水,而将瓶盖打开后水就会漏出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气压强。讲述正负电荷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又拿出一段分叉彩绳。通过绳子在摩擦前后的不同,老师讲授了正负电荷的概念和两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老师讲了吃软不吃硬利这句俗语,然后利用玉米淀粉进行非牛顿流体的实验,向学生解释了这句俗语的原理。期间,老师还将实验用品拿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加深他们的印象。 在课堂上,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跟随老师一起探索科学实验的原理,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的另外一面。科学小实验课程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趣味教学中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和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动手的良好习惯,锻炼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6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