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更是信息化爆炸的时代;纸与笔构建的既有信息传输系统在世界之初20年便已被互联网渐渐拆解重组为数字化的群落。3G、4G、5G信号在各大城市中不过是下一个版本变动的铺陈。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但仍旧存在互联网建设尚未萌芽的村群。
7月暑期,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开展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乡村大脑”主题的实践活动,赴往怀化市会同县铺坪村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与当地村委的友好交流后活动得以正式启动。
从零而始,“乡村大脑”赋能乡村实践基地初步建设
铺坪村环山傍水、民风淳朴,保有略有脱轨时代的悠然。据当地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曾曙林所说,由于条件限制,当地村户家的孩子们大多对于“计算机”这一名词感到陌生,而对于互联网的理解更是仅仅受制于手机的囹圄。
如果互联网的发展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自当有责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经过双方嗟商,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主动为铺坪村捐赠三十台计算机,并以之为契机拟于铺坪村村部建设该村首个“乡村大脑”赋能乡村实践基地以供给村中贫困学生初步建立对计算机的认知。
工作于7月14日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三下乡团队到达铺坪村正式开始。7月14日下午3点,志愿者团队来到了铺坪村村部进行实地考察与规划。志愿者团队对“乡村大脑”赋能乡村实践基地的布置进行了初步整理与细节修改,以完全准备力求于次日捐赠仪式正式启动前完成“乡村大脑”赋能乡村实践基地的布置,为村委遴选的贫困人家的孩子更早使用计算机而争分夺秒。
翌日清晨,志愿者团队在一夜规划后重访村支部。志愿者团队将工作内容拆解,分批逐步进行了长桌的排布、电脑的拼装与电线的接通、网线的连接与房间打扫布置。工作内容略显冗杂,机器与设备也因为几日闲置而略有积灰,志愿者团队秉持专注而破万难,在为期约90分钟的工作后完成了“乡村大脑”赋能乡村实践基地的初步布置与设备调试。
随团指导老师刘洁在布置过程中始终保持严格要求,力求为当地学生创造最优质的上机学习环境。同时刘洁老师指出,志愿者应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为乡村建设真正做到“办实事,有实功”。
高阳渐炽,捐赠仪式正式启动
拟于7月15日上午9:00开展的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捐赠仪式如期举行。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用于“乡村大脑”赋能乡村实践基地建设的30台电脑于仪式中正式完成捐赠。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派出党总支书记何宏为授牌代表,于仪式上向会同县坪村镇铺坪村代表共同完成了捐赠环节。村方代表对我院进行的捐赠进行了由衷地感谢并表达了其对我院本次活动开展的高度认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曾曙林认为本次活动为铺坪村贫困人家带来了一次别样的契机,这让本次捐赠活动拥有了远超出捐赠物品价值的意义。
学院代表为铺坪村捐赠的电脑或多或少会增加村中贫困人家孩子使用计算机、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计算机走进乡村,再引导乡村孩子们走出乡村,走出乡村的孩子们再以所学反哺故乡,让更多新事物——那时也许不止电脑——再次走进乡村:这是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的愿望,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也愿意为了这个愿望成为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继往开来,无谓贫富无谓城乡
互联网被时空赋予了划时代的意义:信息的检索凭借互联网仅需毫秒,将“须臾”变得不再抽象;而信息的传递也因为互联网化天涯为咫尺,让距离不再用空间丈量。
互联网与信息的发展是科技与人类一场美丽的约定,信息化的好处似阳光铺洒,但仍有人滞留在未被覆盖的方寸阴影中。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连接了世界,也给予了世界一个新的世界。我们不敢言能够给予乡村一个新的乡村,但连接城乡是我们能够致力的目标。能够使“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等新生不久的概念进入农村,能够为也许从来不曾了解计算机的孩子们点燃一缕陌生却明艳的心火,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的心愿大抵如是。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构建从农户基础数据到农业生产管理、施肥、农技服务、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 溯源全过程等综合解决方案的“乡村大脑”,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长此以往,终有一天,城乡的差分会只剩下地理位置,而非贫富差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42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