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屋小不藏艺,琴声不怕巷子深 ——窑湾古镇说琴书文化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运河小镇看振兴

窄窄巷子石板路,幽幽琴声从中来。板凳两张,坠琴一拉,踏板一踩,杨琴一敲,手板一打,迸发出左传春秋,水浒三国……二人一戏,便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窑湾说琴书的悠扬婉转。在窑湾古镇里,就有一对说琴书的夫妻演绎着运河生活大戏,他们便是说琴书的传承人李修春夫妻。

“不是热爱,而是酷爱”

“我们早上五点半起来,练上两曲,空的时候就自己创作写书,来游客了就给他们表演,晚上经常表演到深夜。政府给我们地,给我们工资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将说琴书文化展现给游客。”李修春师父说着话也不忘拉上两下坠琴,踏上几下踏板加点节拍。似乎说和演奏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桌上和抽屉里有着一个个整理好的文件夹,这便是李修春师父的个人“财富”。一个里面大概又两三百页,有两个人让人深刻的细节,里面的纸都是用下来的废纸张,所有的字都是他亲笔所写。“字小较密的是前几年写的,现在眼睛不好了字就写得大了。”纵使时间花白了他的头发,模糊了他的双眼,但那种对艺术的创作和追求只会如同美酒,愈久愈浓。

显然,说琴书早已经成为了夫妻俩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不是热爱而是酷爱。

“源于兴趣,用于生存,精于追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台上的信手拈来,是数十年时间里的沉淀。一路的“修行”,道不尽的奔波坎坷。看着他们布满厚茧的双手,是一个个意义非凡的印记。指尖划过琴弦,也划过岁月,琴声是有故事的,道尽过往的酸甜苦辣咸。

说琴书,在农家小院的自娱自乐中诞生,在逃荒乞讨的路上不断丰富,在运河文化的渲染下演绎。李修春老师在十八岁高中毕业那年,源于自己对说琴书的浓厚兴趣,开始了自己的说弹历程,一转眼已是三十八载春秋。

“本来胆子很小,但学了说琴书之后就敢跑到别人家门口表演‘要饭’,弄些碎钱过过日子。再后来技艺好了可以到镇上去表演,有时候一个月可以挣十块钱。”李修春兴趣与职业相结合的日子似乎是现在年轻人都在追求的工作模式,但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这更像是为生活所迫。

2011年,夫妻二人作为琴书演员,受邀到台儿庄古城表演,这一干就是五年。2016年,他们因为生活的贫穷不得不在临沂干起了搬地板的苦力活,但他们却未放弃对说琴书的执着坚持,在艰苦劳作中也放不下手中的琴。听说自己的家乡需要,他们义不容辞,在有关单位的帮助下,开馆弹说。李老师说:“我现在五十六岁,只要能干,我要一直干到七十岁。”

越来越多的表演机会,越来越大的舞台。从最初“乞讨”到各地演出,拿奖拿得手软,甚至登上了央视《远方的家》节目。但他不满足,“每次表演都是为下一次累积经验,做到精益求精。”李修春老师对说琴书更高境界的追求从未停止。不论是创作还是表演,他都在不断挖掘更多地闪光点,去竭尽一切地丰富完善。

“说琴书的未来并不光明。”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新媒体和新型文化不断涌现,很多传统文化、手艺因为种种因素很难摆脱消亡的命运,说琴书也很难从中幸免。李修春老师之前有很多徒弟,但大多因为生活的压力选择了放弃。五十六岁的他是说琴书里面最年轻的一代,“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免费教,免费提供吃住”。无人可传,无人愿意去传这是很多传统手艺断代的通病。李修春老师很希望政府和相关文化保护单位能给愿意学的人一些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能沉得下心去学,接力棒也能递出去。

李修春老师正在通过一些新媒体的途径让说琴书能够流传的更久一些,他通过快手、抖音、优酷等平台上传自己的演奏作品,也会开直播表演,但在传承这项艰巨任务中,这些远远不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说琴书爱得深沉。”这无疑是李修春夫妻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在说琴书二百多年的历史里,他们只是两个微不足道的艺人。但在这个容易被“遗忘”的年代,他们竭其所能地在留住他们的挚爱,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念。

窑湾古镇自发展旅游业以来,大力挖掘保护传统文化,为说琴书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国家也在尽力地去寻找去保护那些手艺人,去努力地帮助文化传承、延续。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有幸于有人在为说琴书的传承不断奉献,不幸于人数之少。愿往后有千千万万个“李修春”,接过传递的火炬,照亮说琴书未来的道路,那条道路不叫“消亡”,而叫“永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21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160三下乡,知识与快乐伴你同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赠你玫瑰,我留余香 有缘千里来相会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乒乓”一声,怦然“新垌”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第二天“红色基因”调研心得
经过一个晚上的沉睡,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三下乡早晨。我以饱满的激情开启了一天忙碌的调查生活。填饱肚子,走向车站。一切顺顺利利,然而不顺悄然来袭,购票出错,被迫下车,转向退票的慢慢征途。但是这些小插…
学习红色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许昌学院红色行动队队员在家向弟弟讲述赵一曼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进一步坚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仰,并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
宿舍通电给便利 下乡学子同心齐
2021年7月11日,吉首大学暑期三下乡“云上学堂”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湘西永顺县润雅乡,其中科技组成员给三下乡志愿者入住的宿舍进行通电。天气炎热,志愿者对电的需求比较大,因为志愿者入住的润雅乡九年制学校…
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前往新余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7月初,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一村一法·典亮农村”乡村振兴服务团前往新余市渝水区通洲办进行暑期三下乡活动。学习红色党史…
忆往昔峥嵘岁月 扬万里长征精神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色宣传队纪实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中国高铁、一带一路、亚…
第一天“红色基因”调研心得
一大早,从甜美的睡梦中苏醒过来,我就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行李,一切准备就绪,我的团队——岭南师范学院的“青葱梦”课题调研社会实践队即将开始期待已久的三下乡活动!我的心情不可抑制地激动起来了,同时…
开启全面建设新征程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色宣传队纪实
今天是化工与材料学院红色宣传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对“全面建设”进行了宣讲,我们还学习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万众瞩目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也终于呈现在亿万人面前。站在“两个一百…
回顾党史,砥砺前行 ——“红色行动队”暑假社会实践队党史宣讲
2021年7月10日上午8:00,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色行动队”暑假社会实践队开始了第十天的实践,今日我们的主题为“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歌颂党的辉煌成就。”团队成员王红霞今日讲述了党的百年历史,党史记…
岭南师范学院“食枝有未”社会实践队采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
7月12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食枝有未”社会实践队宣传组和调研组的部分成员在队长和副队长的带领下对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采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
思想觉醒,积极入党 ——入党是思想的觉醒,认知的提升
2021年7月1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色行动队的王帅同学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入党的思想教育宣传。党旗飘扬,我们青春永随。党是我心中的一个梦,也是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从儿时的少先队员到校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