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垃圾分类的生态效益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什为

现在我们的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也日趋短缺,垃圾甚至有泛滥成灾的趋势,而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在控制和消毁垃圾的基础上使垃圾得到资源化、生态化的发展。而对垃圾进行可回收物,包括纸类、玻璃、塑料、织物等等,即表示适宜回收和进行资源利用的垃圾用蓝色容器收集垃圾,有害垃圾,包括灯管、电池和一些日用化学品等等,即表示含有害物质并且需要进行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用红色容器收集垃圾,其它垃圾即表示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类以外的垃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垃圾,用灰色容器收集垃圾。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减轻垃圾泛滥对我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活方式转变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减少填埋占地。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大量土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其次,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再次,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益。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很多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

所以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07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完美收官,圆满结束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2021年7月10日是社会实践正式结束的日子,上午八点,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在文科综合楼集合,一起在做最后的总结和资料汇总。在这之前,队员们已经对…
资料总结,迎接未来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址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2021年7月10日,在大家的努力下本次社会实践即将告一段落,为了使社会实践能够圆满结束,在队长徐晓燕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许昌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一直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上午在文综楼集合整理资料,…
红色精神 永垂不朽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址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为了使十几天的社会实践有一个圆满的成果,在队长徐晓燕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址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上午在文综楼集合开始总结社会实践相关资料。首先队长徐晓燕为大家做了相…
“寻光”之途之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020年7月11日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寻光”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继续与阳西县程村学校的孩子们开启第二天的线上支教之旅。今天的支教内容丰富多样,支教组成员们通过提前一天的努力和准备给孩子们提供了今天的支…
井然有序,有始有终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2021年7月10日星期六,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正式开展资料总结工作,同时也宣告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资料整理并不是单纯的归拢和整理,而是再次总结得失的一次良…
入伏“寻光”
7月11日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寻光”开启第二日线上支教活动。正巧,今日也是今年正式入伏的第一天,意味着长达40天的酷热猛烈来袭。古语有言,“心静自然凉”。“寻光”支教活动中的师生于入伏之日…
整理资料,完美收官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2021年7月10日星期六,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正式整理自社会实践开始至今的所有资料,社会实践活动宣告收官。据队员所说,大家没想到结束得这么快,工作突然就到了收尾…
点燃“寻光”火苗
2021年7月11日,“寻光”社会实践队进行第二天线上支教之旅。每天的辅导时间有限,在前一天晚上,各支教成员对辅导学生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安排,学习的科目丰富多样。学习当天,各成员对同一科目从不同章节内…
认真总结,善始善终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为了总结社会会实践成果,参与学校考核,2021年7月10日,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全体成员着手准备个人实践报告。下午一点,实践队队长徐晓燕在QQ群再次强调了个人实践报告…
最终汇总,总结实践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
为了总结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总实践成果,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于2021年7月10日,召开了材料汇总会议。上午八点,实践队队员们像往常一样按时到达集合地点,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