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红色足迹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早早起床准备前往“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教育基地,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旅途。梓潼两弹城景区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建于60年代后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1969年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历经23年,1992年搬离梓潼迁至绵阳科技城。
在这23年中,中物院人先后组织完成了29次核试验的实施、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内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等杰出科学家及张爱萍、李觉等将军都在此留下了足迹。景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5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信息产业”等。
参观完后,每个人心中都对“两弹一星”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对那些科学家及人民解放军又多了几分敬意,希望以后国家科技能够越来越好,当代青少年传承科学家们的精神,为祖国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9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613班共有29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2019年全国研究生初试考试,全部“上线”,1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入学免试资格。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澳门大学……,20人一……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疫情防控纪律,切实做到科学有效防控,提高学生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大家健康安全,帮助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校园生活。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疫情防控不放……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匆匆那年行将过,又是一年毕业时。6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1教300阶举行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刘俊伟副院长与部分毕业生代表参加,交流会由党总支副书记邵先锋主持。刘俊……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花开疫散日,复学正当时。自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启动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科学安排,高度重视、严密部署,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6月3日,是学校省内非毕业生返校的日子,为全力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返校,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振动与智慧建造教师党支部来到山东路学生公寓门口举办“为您服务,欢迎回家”—主题党……
崔维久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了解首轮返校同学的状况,倾听同学们的诉求,引导同学们尽快适应返校后的学习与生活,5月27日上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办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院长苗吉军、党总支副书记……
张朔其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增强广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帮助首批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回归校园。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和学校统一部署,5月27日上午9:00,青岛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
马蓉蓉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今形势下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志愿活动的开展,良好的风气才得以形成。青岛理工大学……
杜成坤、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