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绿风尚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调研
垃圾的大量产出,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实行垃圾分类,是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充分的分拣出来,如果将垃圾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收集起来,就可以使垃圾的源头大大减少,而将收集起来的可回收物变废为宝,可以有效的促进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还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天,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绿风尚”地球守卫者——“贯彻环保教育,宣导环保资讯”暑期社会实践队线下实践小组对此深入探查附近的垃圾分类现象。
7月8日上午,线下实践队队员们走访调查了附近的分类垃圾箱,发现其垃圾箱类型并不统一,在不同的垃圾箱面前,分类的标准也有些许不同,这增大了垃圾分类投放的负担。统一标准实行垃圾分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着一个国家时刻将人民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落到实处、落在细处。实行垃圾分类,体现着一个社会、一个家庭的文明水平。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人和家庭是实行垃圾分类的主体,它体现着人们对环境建设的深刻认识与高度重视,体现着人们的文明素质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着人们的共同担当与共同参与。
如今垃圾分类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有环保意识的居民数量也在激增,我国垃圾分类已经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并逐渐向成熟期迈进,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提供一些资源,垃圾分类定能得到普及,在很大水准上节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绿风尚”暑期社会实践队线下实践小组第十一天的实践内容也顺利开展。
供稿人:孙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0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志愿服务进徐家儿童折纸欢乐多——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活动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徜徉数学海洋激发创新思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趣味数学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用五彩画笔让想象迸发——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简笔画课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李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迎徐家朝阳,谱安全序章——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安全教育课”2021年7月14日上午9点50分,伴随着自信……
蔡明希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3日上午7点30分,“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搬运所需物资和行李,准备前往相隔500公里以外的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
杨嘉丽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3日早上7:3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集合前往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经过……
陈子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前……
何嘉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再次走进徐家中心小学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自然科学课,希望能增强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对……
廖俊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