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垃圾分类这一概念,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已有学者提出垃圾分类的概念; 2000年国家确定北京、上海等八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效果甚微。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里面的提出,2019年7月1日,垃圾分类在上海轰轰烈烈的拉开的序幕。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日常生活制造的垃圾数量也跟着水涨船高,“垃圾围城”的危机悄然到来。“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垃圾焚烧”造成空气污染。这样的方式不仅污染环境,更为将来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旧方式不再适用于现在, 垃圾分类成了新的出路。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对资源的再利用,在于对有害物质集中处理。从源头开始,从每一家一户进行分类,政府统一收集。进行合适的回收在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垃圾围城”的担忧,怎么不会迎刃而解呢?
在政策实行初期,分类困难重重。珍珠奶茶是什么垃圾?大棒骨为什么是干垃圾?用过的粽子叶算什么垃圾?一系列“直击灵魂”问题接踵而至。正是在政策的推动下,在实践的过程中,垃圾分类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自觉,竖立绿色文明的新标杆。实行垃圾分类,我们要了解以下“知识点”。分类项目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即:废纸、金属、塑料、玻璃、布料。但由于纸巾极强的水溶性而不可回收。回收处理这些垃圾能够大量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叶、花生果壳等易腐蚀降解的垃圾。但大棒骨因为极难腐蚀被归为干垃圾。有害垃圾包含对环境有危害的电池、油漆、药品等。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轻而易举的,在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免不了要人们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垃圾分类需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深切理解垃圾分类的根本内涵意义。才能从心及行的去实践,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转变,城市将迎来美好的明天。“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绿水青山需要每一个人去呵护,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参与,去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6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