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在风雨中屹立了70多年的桥,一座承载了国家民族悲苦荣耀的桥,一座断后20余年仍铮铮巨人般横卧江河见证了家乡沧桑巨变的桥。这一座历史将近百年的老桥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湍河之上。2021年7月1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社会实践队—红色行动队队员朱慧茹同学作为考察队队员来到内乡县湍河老桥遗址进行考察工作。
考察队员到达湍河附近已是下午三时,此时河水湍急,让人不由遐想先人对河取名为“湍”的寓意。远远看去便看见一断桥横卧两岸,像一头正在卧水休息的老水牛,露瘦骨嶙峋的背脊与昂然不动的犄角,沧桑却令人生畏。由于昔日老桥不经肆虐洪水的摧残与历史的洗礼,俨然变成今日的断桥,桥头两端已建起隔离砖墙,防止人们靠近大桥。考察队员只得远远地去感受这座百年老断桥在这个时代的气息。一旁乘凉老者告诉考察队员,这座老桥承载了他们几代人的回忆,内乡人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洋桥”,始建于1936年,高5米,共28孔,长388米,由当时的民团司令别廷芳出资修建。相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寇入侵被炸掉两孔,后经一传教士修建恢复使用,所以带点“洋气”,在那个习惯了什么都加个“洋”字的年代,人们就像叫火柴为“洋火”一样称老桥作“洋桥”。在相当长年代内它是通往内乡的必经之路,曾经一度是出入内乡的关卡,他为内乡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真正意义上的枢纽作用。由于年久的缘故,从2004年开始,老桥只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的便道,虽然不能承担起经济大潮中的列车,但仍为内乡人的宜居生活方便发挥着余热。历史悠久功德卓著的他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说到这里老者指了指桥头处那块红色石碑。考察队员定了定神,朝手指的方向看去,确有一块石碑,或者说,是功德碑。
考察队员望着老者离去的背影,不由感概,内乡经济的发展,老桥功不可没。有人说老桥是内乡发展的领路人,有人说老桥是内乡崛起的功臣。风雨几十载,经历的是徒步、单车、汽车、电车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家乡风貌的变化,不变的是老桥的使命和内乡人对老桥的一腔情怀。
供稿人:杨京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1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