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吹响唢呐之歌 弘扬中华之声 ——调查唢呐传承与保护情况

来源:大学生网报 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张诗琪 曲艺琳 雷雪

民族传承者诚扬中华文化,河南理工学子争做优秀文化守卫者。为守护中华民族优秀的唢呐文化,以彰显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民间艺术沁阳唢呐的传承与保护”实践队分别来到焦作市人民公园,东方红志愿亭、月季公园,进行以唢呐的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了解市民对唢呐文化的认识程度,并进行采访。

“民间艺术沁阳唢呐的传承与保护”实践队队员带着准备完备的关于保护和传承沁阳唢呐的调查问卷,向原定地点出发。队员来到人民公园,这里聚集着许多热爱锻炼、热爱乐器、热爱艺术的人们。在队伍刚走进公园不远处。有三位老人坐在公园的石凳上闲聊畅谈,实践队队员热情的向三位老人打招呼,并虚心询问他们关于唢呐文化的了解,老爷爷认真细致的浏览着调查问卷,信心满满的把它填完了,他说:“我曾经在沁阳工作时有幸观赏了第一届朱载堉唢呐节,那已经是九几年的事情了。”听着老爷爷讲述自己壮年时光的经历,满脸洋溢着欢乐与青春,相信老爷爷在沁阳一定有一段人生中非常难忘的回忆。寻访队员继续向着志愿亭和月季公园出发,分头进行调查,访问了许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在校中学生、青年人、退休老人等等。其中有一位乐器爱好者,她正在公园里建议乐曲,她对寻访队的活动很是赞同。还有在校的中学生们也表现出对我国优秀的唢呐文化的浓浓的兴趣,她们积极参与调查问卷,她们说:“如果有机会进行学习,一定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情。”此行还有一位爱好唢呐的高中生向大家讲解了许多唢呐历史渊源,寻访队带着收获的成果满载而归。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都是从丧事、祭祀活动中了解到唢呐,并认为应当加大唢呐文化的保护力度,树立忧患意识,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问卷发放的进行,让走访市民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唢呐文化的认识,也使同学们意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做一名优秀的文化传播者是在校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中华儿女打造美好家园不可懈怠的工作,这不仅是风俗文化的弘扬,更是中华名族精神的铭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0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我是法梧不止浪漫

不是"花瓶",做"实力派"园艺价值叶大荫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郑州法桐

盛夏傍晚,绿荫掩映。郑大工学院老校区外,抬头一片法桐遮盖的绿荫,脚下铺满黄色绒绒的果毛——这便是郑州老城区的样貌。作为一种优雅而不过时的行道植物,人们对法桐的热衷与无奈总是……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絮起絮落

飞絮是法国梧桐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生态学习性,是它在释放种子进行繁育。在果毛脱落的同时,新生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定量的花粉。如果气温偏暖,部分悬铃木果球就会提前开裂,大风一吹,……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杭州法梧治理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飞絮之杭州有妙招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烦恼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中,由绿植引发的问题广受关注,城市居民也倍受困扰。除了出行等生活上的困扰,“绿色过敏”也是一大难题。过敏性疾病人群正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2021絮翩跹团队暑假实践总结

在2021年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絮翩跹社会实践小分队就南京等市关于法国梧桐絮的治理与研究问题展开调查。在完成调研后,回望过程,我们团队总结如下:文献采访,弥……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法桐絮社会实践个人实践总结

自2021年6月10日确定选题,小组投入大量精力到搜寻信息中去。首先第一步是联系导师,经过官网研究方向搜寻、联系相关院系同学推荐导师等的步骤后,最终确定联系环境院陈赟老师成为我们本次……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感恩的心最为可贵
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甜蜜的镜头。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热爱 …
公益宣讲,脚步不停
2017年7月10日,“防汛抗旱”调研宣讲团正式工作第五天,在指导老师宋智睿与队长李连新的带领下,队员们继续进行公益宣讲活动。上午,队员们来到郑州市国贸360附近进行宣讲,在问卷调查和宣传页发放的过程中发现 …
公益宣讲,梦在前方
2017年7月8日星期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防汛抗旱”调研宣讲团前去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宣讲防汛抗旱相关知识,提高居民防汛抗旱意识。上午7:00实践队全体队员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园小区坐地铁前去紫荆山公园宣讲, …
【三下乡】着眼全局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政治与历史学院薪火宣讲团前往龙河镇开展
长寿区农河镇总人口48368人,其中农业人口40556人,城镇人口7812人。辖区幅员面积89 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44 4公顷。龙河镇地处亚热带,地貌以浅丘平坝为主,是长寿区有名的鱼米之乡,同时畜禽养殖业发达。 …
出窑一幅元人画 落叶寒林返暮鸦 ——2017许昌学院“瓷耀中原”禹州钧瓷产业文化调研
7月11日,设计艺术学院禹州钧瓷调研队在指导老师王静老师与高金鹏老师的带领下,在神垕古镇进行现代钧瓷的市场调研。各位队员有幸参观了现代钧瓷酒瓶厂,在各位队员认真仔细的探索下对钧瓷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有 …
一日为师,终生好友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此次的支教活动中,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留守儿童放飞新的希望,为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巩义你我同在
众所周知,防汛抗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防汛抗旱宣讲团在2017年7月10日于巩义一所小学进行以“提高人们防汛抗旱意识,共创美好幸福明天”为主题 …
走进小学,为绿色环保筑巢
心怀感恩,携手向前。为倡导绿色生活,构筑低碳未来,7月10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绿色小分队来到雅安市雨城区第八小学,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进行“绿色 …
发现社会的美好
草木为了感谢春天的到来吐露新芽;我们人也要有感恩的心。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当我们长怀感恩之心去对待事物时,你会发现这世界多么美好。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 …
巩义之行,防汛宣讲
2017年7月9日,宣讲团成员在指导老师宋智睿和队长李连新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新中镇的新中小学,在这里他们要进行宣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堂课。首先,向小学生介绍了汛期的概念,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