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视察路,整装再出发
2月1日,永信班实践队的成员来到了毛泽东视察纪念村——八七村。
说起八七村,可能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那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因为1958年8月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来到了这里视察。因为毛主席的视察,原来的村名“宗寨村”也改名为“八七村”,当时毛主席视察的泥土小道也已经成为进入八七村的主要道路,名为“视察路”。
视察路全长1公里,队员沿着这条路从东往西走,红色文化印记随处可见。该路的最东端,也就是八七村的村口,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面写着“毛泽东视察村”几个金色大字。该路的最西端,矗立着一尊汉白玉毛主席雕像,北侧由西向东分布着八七社区文化中心、“为人民服务”连廊、毛主席视察纪念馆。道路两侧店铺密集,人们安居乐业,一派繁华景象。
队员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其实曾经的八七村,也就是“宗寨村”,是一个贫穷的小村子,村里只有两百多户村民。但在1954年,长葛创造了深翻土地创造粮食增产的方法,因被毛主席称为一大“发明”而在全国推广。在1958年毛主席视察后,宗寨村由小村庄变成了大社区,拥有了厚重的红色文化气息,八七村也因此迎来了新机遇,在改革开放时,八七村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八七村甚至成为了许昌首个亿元村。由此,八七村巨大的今昔变化成为了村里老人口中不变的感慨。
站在毛泽东塑像前,我们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为一位领袖,他时刻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生活状况。除此之外,八七村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与当年顺时应世的粮食增产方法的诞生离不开,它同时也启示着我们,要积极顺应潮流,响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创造机遇,为了实现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70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漫天的大雪里,有这样一批人,不畏严寒,为市民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他们便是我们伟大的交通警察。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逐梦队&rd……
刘佳琪 栾正奇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作为材料学从业方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钢管及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的器材、零器件的加工是材料学毕业生从业的理想选择。为了加深材料学子对从业现状的认知,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在琦 张欣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为了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城市环卫工人工作的辛苦,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者们于1月19日开展了主题为“暖冬行动——让这个冬天不太冷”社会实践活动……
冯志 栾正奇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为了增强社会经验,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深入了解幼儿园中的教学情况,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于1月19日在东方英才国际幼儿园进行了实践教学……
刘佳琪 刘在琦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宿舍是同学们的家,是同学们休息之地,宿舍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为让同学们明白限电限压这一措施存在的意义,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于2018年1月24日特对学生,宿舍管理……
冯志 刘佳琪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关注时事政事,追梦十九大,为了解环境治理对人民民生带来的利与弊,对环境治理有更深刻的了解,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志愿者们于2018年1月25日在聊城大学及附近商店展开一场关于改善环境……
刘在琦 张欣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聊城市被誉为“江北水城”,在其优美的环境中,蕴藏着优秀的文化。为了探索聊城这座古城的文明,弘扬孔繁森精神,宣传孔繁森事迹,学习孔繁森先生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精神,材料科……
刘佳琪 刘在琦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
近年来,雾霾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为让人们意识到当今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高自我的环保意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者于1月18日在聊大校园和新东方广场举行了以&ldq……
栾正奇 刘佳琪 大学生网报 聊城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