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拥有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与党的革命先烈是分不开的。而今年刚好是建党100周年,为了表达对党的爱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19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在这次活动当中,我们通过重走吴勤烈士陵园、李广海医馆、佛山鸿胜纪念馆,切身感受了党员们为党和人们奉献自己的无私,更加坚定拥护党的决心。
我们先到达李广海医馆,它位于朝东村民委员会忠义路平政桥侧,清末民初建筑。做东南向西北,由两座砖木结构单层平方组成。该医馆原为李广海的父亲,跌打名医李才干行医的医馆。1920年,李广海以其父亲医馆独自开业,更名为“李广海跌打医馆”。李广海对医学精益求精,学习不懈。他常以演戏比喻学医的道理,认为演员如果无心学艺,马马虎虎去演戏,肯定也成不了名演员。学医也是如此,对医学随便,得过且过,也绝不会成为一名好医生。
图为19数创2团支部在李广海医馆的集体照。19数创2团支部 供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佛山一度被日伪统治,不少游击队员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受伤。从1933年起,李广海冒着生命危险,秘密为游击队员治疗,还专门找一件小屋安置伤员,以便救治。受伤的游击队员在李广海的悉心治疗下得以康复并重返战场,李广海的爱国举动得到人民的赞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李广海曾先后担任佛山中医院副院长、院长。他当年在佛山中医院禽兽创办的骨伤科,如今已成为佛山中医院的重点专科,名扬东南亚。
参观完李广海医馆,再步行一公里,我们便到了吴勤烈士陵园。吴勤烈士陵园正门为一座宏伟壮观的二层琉璃瓦牌坊,上层题有“万世流芳”的横匾。陵园内绿树成萌,四季常青,中央耸立着近8米高的吴勤烈士纪念碑,碑的下方镌刻着吴勤烈士的生平事迹。纪念碑背面相去五米处,安葬着吴勤烈士、吴勤胞弟吴俭本烈士、吴勤生前警卫员邓卓英烈士的尸骨。
图为19数创2团支部在吴勤烈士陵园的集体照。19数创2团支部 供图
吴勤早年参加孙中山民主革命,当过孙中山的卫士。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工农运动空前高涨。吴勤组织南海浦乡农团300余人,武装反对大地主陈恭等封建势力。同年,在谭平山、罗绮园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吴勤便积极参加各种共产党组织运动。
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吴勤领导农军进行英勇反抗斗争。后来在平洲、山紫一带秘密组织农民武装队伍,于12月12日在佛山举事响应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吴勤转移到香港,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便立马回国参加抗战,并率领19名热血青年成立一支抗日义勇队,负责袭击日军运输船、捣毁铁轨等,阻延日军西进计划。为使得这支队伍取得合法地位和得到武器供给,吴勤征得撤退到广宁的广州市市长兼西江八属游击总指挥曾养甫的同意,把抗日义勇队改为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吴勤被委以司令。
由于吴勤对日伪势力频繁出击,因此受到封建势力和日伪势力的忌恨。在1942年,吴勤夫妇在陈村枝花过渡时,被国民党顽固派所暗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吴勤等烈士,修建了陵园,立碑镌刻其雄事迹。
最后一站是佛山鸿胜纪念馆。鸿胜馆由张炎创办于咸丰元年(1851年)。张炎又名张鸿胜,创馆不久后,张炎便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并在军中任武术教练。太平天国失败后,张炎重返佛山复馆,并把反清复明的思想灌输给学武子弟,而其子弟在中国近代期间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如李苏、吴勤、钱维方等。
图为19数创2团支部在鸿胜纪念馆的集体照。19数创2团支部 供图
大革命失败后,鸿胜馆被查封,大批武术家被迫流亡海外。抗日期间,馆主钱维方在南洋一带设馆收徒,阮懈的弟子刘彬,1939年在美国三藩市创立鸿胜馆。在十九世纪,鸿胜馆子弟们纷纷在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瑞士、比利时、印尼、南非、台湾、澳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鸿胜馆,传人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地。“英棍飞腾龙摆尾,雄拳放出虎昂头。”寥寥字句之间,传达着蔡李佛灵活的套路招式和强大的精神气势。而在中国乃至世界武术发展史上,已有160多年历史的佛山鸿胜馆更是占有着独特的位置,在当今国际武术界中也有重要影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4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