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此外,清明节前后,青岛有放风筝的习俗。“到了这个季节,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儿童都结伴到山间、田野上,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尤其是闺中女子,所以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中国的放风筝习俗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青岛还有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
清明节黄河三角洲各地孩童们还热衷于“碰熟鸡蛋”,也叫“斗鸡子”。小伙伴们凑到一块相互碰鸡蛋,蛋壳破者为负,不亦乐乎。据老人介绍,“斗鸡子”之习俗源于古时多日的禁火寒食,因为煮熟的鸡蛋是度过多日寒食的理想食品。
常州人清明节一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馆的糯米大团子。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本网讯(校团委高婷婷)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中金财富(沈阳)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于沈阳城市学院白宫国际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金融风险的……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王千文)6月26日,由省禁毒委主办的忠诚履职,勇担使命——沈阳禁毒向党和人民汇报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此前,省禁毒委于6月25日……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20日18时,校团委学生会在绿岛讲堂召开“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沈阳城市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爽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文化……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薄乐)6月18日16时我校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为了弥补“云毕业”学生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遗憾,学校向2020届、2022届的“云毕业生”们发出邀请,和2023届毕……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李思洋)2023年6月8日21时15分,由沈阳城市学院独立创作的30集青春校园剧《大三女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剧场”首次放映。沈阳城市学院也在二期操场、绿岛俱……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7日18时30分“激扬青春,以辩会友”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于建工楼209教室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代表出席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比赛分……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2023年6月6日下午,马伯庸于绿岛讲堂开展小说《大医》校园分享会。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出席此次活动,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叙述写书经历并对新书展开……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根据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苏家屯区确定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苏家屯生态环……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