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昌,男,45岁,中共党员,现任下洼镇林业站站长,冬枣办主任。
二月的天空湛蓝如海洋,阳光温润如玉,让每一颗枣树都如翡翠繁生,在土地上写着明日之诗。这片枣林承载了太多故事,如一川流水般绵延不断,若说是谁最了解这段故事,那非刘荣昌莫属。
刘荣昌在大学所学的是林果专业,毕业后,自然也来到了农村参与工作。他来到的下洼镇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势低洼,临近海岸,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绝大部分作物都无法在这里生长。迫于这个残酷的现实,种植冬枣成为当地村民惟一的选择,可是,命运并没有这么轻易放过他们。枣树就如一个娇滴滴的孩子,不仅脆弱,而且难以管理,一年到头收成无几,
鲁迅曾言: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便是我的罪过。对刘荣昌而言更是如此。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他看到这个村子里的生活疾苦,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为了解决冬枣种植问题,他天天游走于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技术,发现并解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分享种植技巧与方法,每一条沟壑,每一寸泥土,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不仅如此,为了更加系统化地培训村民,他还开办了枣农培训班,教授种植经验,建立枣农微信群,方面及时解答枣农们的问题。
有些时候,树和人是一样的,越向光明处生长,他的根越是深深的扎在泥土里。毕业于林果专业的他,不甘于仅仅是教授村民种植技术这么简单。2004年,他敏锐地在枣农王长青造园中发现了冬枣芽变品种,经过他的仔细分析与研究,他认定这株变异品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于是便开始选育培养该品种,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简简单单的几十字,概括了他全部的努力,可是只有清晨六点的太阳与凌晨十二点的星星,才知道这段故事的本来面目,无数次,泥土沾满了他的裤脚,雨水打湿了他的面庞,无数次,是失败后的浴火重生,是失落后的再次崛起。努力尽今夕,青年犹可夸,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他研究出了大名鼎鼎的“沾冬二号”。
“沾冬二号”果实大,甜度高,皮薄,肉脆,口感丰富,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和冬枣爱好者的欢迎,一经上市便掀起了一阵购买热潮。随着冬枣种植的发展,村民的收入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的新屋子,村里的道路也变成了宽敞的大道,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是他努力的证明。他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飞跃,更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
积力所举,则无不为也。终于,在他的带领下,下洼镇发展冬枣种植面积超过了10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冬枣发源地和主产地,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引进推广“杀虫灯、果园生草”等一系列新技术共计十余项,实现了标准化、现代化种植。除此之外,他还积极推广冬枣各种认证工作,参与全区沾化冬枣系列标准申报工作,2015-2016年连续两年参与沾化冬枣“省长质量奖”,获得了“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刘荣昌不过一平凡共产党员,但他却用平凡造就了伟大,为片贫瘠的土地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刘荣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只要我们将布满荆棘的原野当做开满鲜花的土地,世间便没有什么能将我们折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