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张家祥:丹江河畔石榴红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罗一琛

张家祥:丹江河畔石榴红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煌煌星火”寒假实践团队于2021年2月3日在河南省淅川县张河村对“全国劳动模范”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进访谈。

春已悄至,乍暖还寒。在距离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大坝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穿过了张河村,在这片五千多亩的石榴地里,一米多高的石榴树枝上开始长出嫩红的新芽,点缀着节日的喜庆。

“把土地流转出去种石榴,既有租金收入,又有工时收入,一年下来收入好几万元呢!”贫困户王洪才递上一颗鲜红硕大的软籽石榴说,“你好好尝尝,味道可‘美’了,一斤能卖到8、9块,供不应求,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多亏了我们的致富带头人张书记”,王洪才激动地涨红了脸。

率先垂范 凝共识形合力

茅草屋、土坯房;鸡蛋肉沫未曾想,红薯面馍三顿粮;晴天灰尘满面,雨天泥泞难行……这是上世纪80年代张河村的真实写照。一座座低矮的房屋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丹江东岸,像是丹江里的浪花溅起的水珠在土地上留下的印记。

“一定要让乡亲们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1996年,在张河村土生土长的张家祥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年27岁的张家祥在担任张河村支部书记的第一天就定下了这一目标。从那时起,这句话成为了他始终坚守的信仰,成为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的初心与目标。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从1996年到2021年,张家祥已经连续担任了张河村25年的村支书。从27岁到52岁,25年的光阴见证了一个人带领一个村的对抗贫困的奋斗,也记录着一个村庄从穷乱到富裕的变化。

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为改变村情现状,张家祥着力加强支部建设,“特别遇到一项工作很难的时候,首先是村组干部党员这些人,我们作为这些人要先行一步。光戴上党徽是没用的,老百姓看的是戴党徽的人的行动。”

2000年村里宣传种辣椒,党员带头先种;2013年产业调整,党员带头放弃原有产业,支持土地流转;2018年田园综合体建设征地,党员带头迁移征地内老坟;2019年9月,村里作为分会场承办中国第三届石榴博览会,全体党员在活动期间义务打扫卫生,做志愿服务;2020年疫情防控,党员全体上岗值班,张家祥带头捐出全年工资,全村75位党员人均捐款454.8元。他们用行动让老百姓知道,“党员干部都是这样做,我们也得这样做。”

张家祥记的最深的是2018年田园综合体建设需要迁坟的事。“自古就是平坟起棺难,占地的范围牵扯的可不是一家坟,一座坟,那可是好多家上百座坟哪。你现在想让老百姓迁坟,在农村传统观念下那可是‘刨祖宗’——难里很哪!”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成了开展工作的最大阻力。

群众不愿意迁坟的心理张家祥理解,但投资2800万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工在即,这个项目事关全村的经济发展,是助力张河村致富增收的重要工程,对张河脱贫攻坚的意义非同寻常。为了减少矛盾纠纷,转变群众观念,在做群众工作前,张家祥召集了家族成员,详细说明了起坟原因和园区建设重要性。在得到家族成员的理解支持后,他带头平了自己家族的十三座坟,让全村老百姓看到村支书的决心。

在他之后,村主任张家星也平了爷爷奶奶的两座坟,党员们率先平坟的行为让老百姓深受触动。经过党员干部连续几天不分昼夜地政策宣讲、情感劝说,终于使一家家涉及迁坟的群众同意迁坟让地。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精准施策“红绿黄”产业盛行

老百姓穷,村集体穷。种啥来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自己这穷村子里没有答案,张家祥决定出去看看别人都种什么来致富。

山东、河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陕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1996年到2000年,这是三四年间张家祥跑过的地方。村里拿不出钱,他就自费到各地考察。哪怕人生地不熟,他只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外出调研和村干部们的反复研讨,他们决定引进优质辣椒、新西兰青皮豆、日本高糖南瓜三大农作物。

由于不了解作物市场前景,群众害怕卖不出去,抵触情绪很大,当时村里传着“不怕不丰收,就怕没人收”的冷言冷语。另外,面对村干部“五毛钱收,五毛钱卖”的说法,群众也充满怀疑,担心村干部背地里低买高卖从中获利。对于老百姓的担心,张家祥在群众大会上当众承诺:“我们与淅川县宝春源集团公司签订了五毛一斤的辣椒收购协议,咱们村干部只做服务,不赚取大家一分钱,要是我们从中赚取一分利,就拿去买棺材。”

经过几年发展,张河村的三大产业越来越红火,建起了远近闻名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从号召村民们种优质辣椒,再到种新西兰青皮豆、日本高糖南瓜,张家祥花了十几年发展这“红绿黄产业”,让“张河种了红绿黄,家家户户都盖好房”传遍了周边乡镇。

为保丹江碧波清 产业转型石榴红

“红绿黄”三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收入也不断增长,但随着南水北调通水期渐渐临近,由于原有的三大产业使用化肥农药会对水质产生一定污染,张河产业调整迫在眉睫。

2013年,南水北调通水在即。

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张河一切产业发展的前提。“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现在我们要转型,怎么转?”

“真是感觉一夜之间白了头”,张家祥说。“很多村民不理解土地流转,有些人就百般刁难我们村干部。”张家祥知道,老百姓认识接受新事物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流转土地不让种辣椒青豆了,卖化肥农药的村民不满意;种上石榴树农机下不了地了,搞农业机械的村民不满意;每个人都有旱涝保收的流转金了,替别人种地挣钱的村民不满意……百般刁难、胡搅蛮缠、歪理邪说,各种不理解、各种不配合,村干部们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转产业又是举步维艰。

“现在是南水北调要通水,咱们原来种的辣子那些有污染,水不好了,人家不能用,所以那些现在不能种了。咱们现在种这个石榴,有旱涝保收的流转金,你去地里帮人家管理管理,给你掏管理费。这活儿都不重,你儿子闺女都能出去打工,挣钱多,也不用一年到头求在地里。另外这是生态产业,不污染,对水质也好,咱们一年到头收入也比原先多,你说中不中?”

想转变群众思想,唯有耐心。张家祥和村干部们又是开大会,又是上门劝,跑断腿、磨破嘴。苦口婆心对比算账,让群众知道流转土地比原来收益更好,生态产业发展好,全村富裕不愁饱。

经过对群众的反复宣传引导,村民们总算转变了思想观念。

通过种种渠道联系,张河村决定引进河南仁和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生态产业,按每亩土地800元的价格流转全村四千多亩土地。

种石榴的第一年,就有一批树被冻死了。“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行!”张家祥和公司结合,总结经验,采取覆膜等各种手段,提高石榴树存活率,打通老百姓的致富路。

经过张家祥的多方求助,种植上的困难得到了来自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专家组的技术支持,石榴地里装上了太阳能防虫灯,每棵树下都有滴灌装置。

现在以张河村为核心带动周边三镇16个村发展种植石榴面积2万多亩,实现了村强民富。张河几千亩的石榴地,可谓是“一地生三金”,一是旱涝保收的土地流转金、二是村民返租管理酬金、三是采摘石榴分红利。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儿不重,老人妇女都做得了,剩下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村民家里收入多元化,利于增收致富。

为了坚决打赢张河村脱贫攻坚战,张家祥同公司反复商量,最终公司允许村里的贫困户在自家地里进行林下套种,通过种南瓜等低秆作物增收,形成张河精准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户家中“一地生四金”。2020年2月22日,张河村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其中,贫困户王洪才、杨泽玉仅林下套种南瓜一项就实现了家庭人均8000多元和11000多元的收入,成功实现了脱贫不返贫。

2018年秋,在张河村收获石榴的季节里,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张河村视察调研产业带贫工作,他看着石榴说:“这项产业既生态,又高效,保护了水质,富了村民,是个好产业,要继续抓好。”

这石榴是个好东西呀,石榴籽能吃,石榴皮可以入药,从叶、到皮、到籽都是宝,浑身上下都是宝呀!不仅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老百姓对此也充满了信心!张家祥如实地汇报。谈到未来,张家祥说,村委准备与企业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力争两到三年时间把张河村打造成渠首万亩石榴核心区,生态建设形象区,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农旅结合为方向,形成林果采摘,观光休闲,度假美食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庄园。

“丹江碧波清,张河石榴红。”产业旺了、环境美了、群众富了,张家祥对张河未来充满希望:“沿着生态产业的道路一直走下去,让渠首的天更蓝、水更清,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好!”

二十五年间,张家祥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省‘五个好’村党支部书记”等众多荣誉,并在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二十五年前“一定要让乡亲们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愿望如今已变成事实。如今的张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改建了敬老院、村小学,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大戏楼,拆除了违建房,拓宽了道路。整齐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连片的石榴种植基地,穿村而过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张河村用二十多年的奋斗成就了全新的面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爱心行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携手,情暖童心——我与孩子们的故事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四天,我想把艾青《太阳的话》分享给我们夏天遇见的小朋友们。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成为光,发散光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在仙桃涌动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每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叫醒的鸟始终沒有告诉我它轻捷的名字阳光纤细,像鲜明的学生们在树叶上闪出很多声“老师好”明信片一般的草坪,我就是邮票我发誓要给每一滴露珠写……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故事|在支教中,找到青春的意义

“支教”二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热忱和责任,倘若你向往,倘若你热爱,来寻找答案吧!目前我国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位于仙桃绿湾社区这所学校有百分之六十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里没有人教,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汇聚之处,希望生生不息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袁东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8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绿湾社区举办结业仪式。在结业仪……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趣味美育做手工,“童”样精彩伴成长,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8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开展美育,8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绿湾……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山东省东营市锦城社区顺利召开
2021年2月7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锦城社区”专场宣讲会在腾讯会议如期召开,山东大学“远见卓识砥砺奋进”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调研团在线上与居民进行交流,深入普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相关精神。鉴于…
安全学院2020级重走渡江路“弘扬渡江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1949年4月20日至6月1日进行的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继战略决战后,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进攻战役。时间回拨到72年前,钟山风雨起苍虑,百万雄师过大江。渡…
弘扬渡江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1949年4月20日至6月1日进行的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继战略决战后,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进攻战役。时间回拨到72年前,钟山风雨起苍虑,百万雄师过大江。渡…
庆祝建党100周年之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
庆祝建党100周年之感悟革命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时代的苍桑感使我们更对其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这种苍桑感使我们内心油然感恩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
红色基因小队丨建党前后文学作品赏析
建党前后文学作品赏析文学最能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对比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表现党组织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怎样核心的作用。建党前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在封建的或半封建的中国,“妇女是最受压迫,寡…
红色基因小队
红色基因小队为了纪念建党100周年,学习与感受红色专项活动的育人功效和重要意义。践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强调的“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等要求,我们红色基…
社会调查实践心得
社会调查实践心得□黄林娟(生命科学学院1804班)在这个学期末,我很幸运的参加了青年行社会实践队。我们此次调研主要聚焦于各地疫情防控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及其落实效果,同时向周围…
曲园学子寒假行—倡导绿色环保,携手共抗疫情
围绕疫情下的废弃口罩回收和处理问题,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一‘罩’不染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2021年1月17日至19日,在青岛市黄岛区双珠路社区和青岛市黄岛区东漕汶村两地关于疫情下的口罩回收和处理…
南京大学南马青年说团队赴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2021年2月23日,来自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南马青年说,来到江苏省常州市瞿秋白故居与纪念馆,在这里了解“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的英勇事迹,学习英雄故事,体味革命文化。瞿秋白出生于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