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养蚕织丝绸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古罗马称我国为“丝国”,罗马的大奴隶主把我国人民织的丝绸视为无上珍品,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更是把我国人民织制的丝绸传递到多个国家,不仅如此,也把我国出产的瓷器传递到其他国,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方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养蚕是中国劳动古代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种桑养蚕方法相传于皇帝的妻子嫘祖。
家蚕的祖先是野蚕,其形态大小和繁殖方式与家蚕类似,染色体数野蚕为n=27,家蚕为n=28,有学者认为家蚕是野蚕的一个染色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切断为两个而产生的。蚕在动物界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属、桑蚕,养殖桑蚕是我国最热门的养殖业之一,蚕不仅本身可以变卖,而且结茧的蚕丝可以织成布料,也可以织成蚕丝被。蚕丝被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效,其也可以预防一些疾病,如:风湿,可使老年人免受风湿之苦。
2月6日,农学院科技支农队的实践队员刘德湘对自己家乡的养蚕业进行了线上调研,经过了解,养蚕分为五个过程,分别是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其发育温度为7℃~40℃,比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蚕卵孵化出的称为蚁蚕,身体呈褐色或赤褐色,极细小且多细毛,形态类似蚂蚁,蚁蚕出来两小时后就会取食桑叶。蚕生长致五龄末期,排出的粪便由硬到软;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趋向透明,口吐丝缕,代表蚕以生长致熟蚕。把熟蚕放置在特定容器内,熟蚕便会吐丝结茧,待到蚕结茧完成之后,蚕茧便可以抽丝,抽丝制作布料。
实践队员刘德湘意识到养蚕织丝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支柱,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助力乡村脱贫致富的好技艺。村里修建五个大棚进行桑蚕养殖,在春耕时期,雇佣村民种植桑树,采摘桑叶喂食蚕,使得村民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将蚕茧抽丝制作布料变卖,厂家也获得了收入。运用乡村田地种植桑树,既有利于为桑蚕供食物,也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9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