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位于重庆东北部,地处三峡腹地。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 “襟四川而带五湖,引巴蜀而控荆楚”便是万州。2010年,重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全面完成。万州是最大的三峡移民区,万州因成为三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规模扩大,变成重庆第二大城。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正是为纪念此次移民工程而建造。

图为安阳工学院大一新生刘德超参观纪念馆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2020年9月2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馆内现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套,主要以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和传世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具体可分为更新世古生物化石、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雕塑造像、古籍图书、石刻、碑帖、钱币、近现代文物、三峡移民文物等34个文物门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藏品收藏体系,尤以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巴蜀青铜器、唐湘阴窑青瓷器、三峡库区移民藏品最具地域特色。其中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丰富、保存完整。

图为安阳工学院大一新生刘德超在纪念馆回顾三峡移民工程的历史
1992年三峡移民工程启幕,历时18年131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大家”,为三峡工程的修建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腹地,是安置三峡移民数量最多的地区,占到移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如今,万州街头巷尾寻常可见的“平湖万州,三生有幸”城市宣传标语已经成为万州移民生活的生动写照。

图为刘德超在万州高笋塘街道做关于三峡移民文化的调查问卷

图为刘德超在万州王家坡街道做关于三峡移民文化的调查问卷

图为刘德超前往万州西山公园做关于三峡移民文化的调查问卷
通过此次文化寻访,刘德超总结万州人民上至老人下至妇孺都不曾遗忘过浩浩荡荡的三峡移民工程,常有长辈们为孩子讲述当年移民时的见闻,时而带他们去三峡移民纪念馆参观,回味历史,重拾三峡移民文化。前人“舍小家为大家”为祖国昌盛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有了他们的奉献才有现在万州的繁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