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寻重阳节发源地上蔡县,追根溯源文化的宣讲活动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粟黍之源,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作者:雷兰静
简介:世界上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节庆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反映了人民的生存、生活和历史发展足迹,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沃土之中。上蔡县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重阳节的发祥之地,是东汉上蔡人桓景于九月九日为避祸消灾,首开了佩茱萸绛囊、登高饮菊花酒的民俗先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粟黍之源,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队员来到上蔡县进行了关于非遗文化之重阳节文化的调研和宣讲活动。
重阳节是流行于河南省上蔡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蔡是九九重阳节的发源地,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佩香囊、插茱萸的习俗,影响深远。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有九月九日“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可以免灾的故事,传说故事主人公桓景登高处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
上蔡重阳习俗是河南省上蔡县传统重阳民俗仪式的活态存续,主要活动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担经舞等。
2005年12月,上蔡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以传统节日命名的文化之乡。
2006年3月,上蔡县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收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蔡县重阳习俗是驻马店市唯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上蔡重阳节文化,实践队员来到了人多的上蔡广场。向他们调查了解是否对重阳节文化有所了解,肯定大多数人的回答是知道的,因为每年各地九九重阳节都会举办一些活动祭祖,但是发现上蔡大多数人并不了解重阳节的来源,其实就是来源于上蔡本地。
在调查过程中,队友和很多个小朋友聊天,他们说只知道有重阳节这个节日,但是并不知道它的来源也不知道它是上蔡的非遗文化,然后队员就问小朋友们老师在上课是否讲到过这一些知识,有的说老师提到过,有的说老师没有讲过。其实这就反应了一个问题。就是对文化的宣传不够重视,尤其是本地非遗文化应该保护起来,大力宣传和弘扬。
实践队员拿着之前准备的资料向他们认真讲述了重阳节文化的渊源,以及上蔡的古文化。上蔡县的芦岗上,有一座蔡侯望河楼,是重阳节时登高之处。登上望河楼,西面的岈山景致,东边的洪河奔流气象,以及周围的村庄、田地、道路等尽收眼底。此处遂成为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胜地,明清以来,常有人到此地登高赋诗。清人黄尚质的《登玩花台》:“偶因观射圃,遂上玩花台。草路经衣湿,山云入郭来。新亭逢白菊,长笑共青杯。此日赢无事,何妨即醉回。”此处“玩花台”即桓景所登“芦岗”。后来人们于重阳这一日与家人或亲朋好友相伴,登上望河楼,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历代名人于此登高的心境。桓景当日所登芦岗,尚有古代“重阳登高处”的残碑。因而“悠悠冈山,芦岗拥翠”成为古蔡八景之一。
通过这次宣讲文化活动,想让更多人了解本地上蔡县的非遗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重阳节文化,希望能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保护本地非遗文化,把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代代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0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