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黄河之滨也很美

来源: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作者:。

黄河之滨也很美

2021年1月19日段复鹏同学十分荣幸的参与了由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发起的万名大学生“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家乡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但经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段复鹏同学对他的家乡的历史文化到风土人情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其中尤其是兰州的环境保护与黄河沿线的环境治理状况,引发了他的思考与感悟,也收获颇多。

19日上午,段复鹏同学来到了兰州市文化与旅游局,在这里,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了家乡的基本情况。

图为兰州夜景图

甘肃兰州,是中部与西部交接的枢纽,东有孕育中华文明的陇东大塬,西去是连接世界的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在周边交汇,农耕与游牧的食习在此汇聚。天南海北的人们与本地风土结合,造就独特的“金兰腔”。

兰州这座金城的魅力不单限于一份金戈铁马,苍茫大气的潇洒意趣,更让人们铭记兰州的便是那条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

20日上午,段复鹏同学来到了黄河沿岸,一览黄河风情线的风采。兰州黄河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黄河文化,是黄河兰州段历代先民创造的具有兰州地域特色的文化,包括思想、文献编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这些自然和人文精神,体现在兰州黄河文化的各层面,贯穿于兰州黄河文化的全过程。

图为段复鹏同学走访社区照

21日上午,段复鹏同学来到了兰铁泵站观景台,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近年来,兰州市不断加固堤坝防洪工程,加强河道环境治理。兰铁泵站建于上世纪末,主要为原兰州铁路局提供水源。2008年兰铁使用自来水后,该泵站被废弃。在打造黄河风情线大景区过程中,兰州市将泵站改造为观景亭,连通滨河漫步道和人行道,19年5月竣工,经过改造,兰铁泵站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图为兰铁泵站改造前后对比

黄河作为点缀兰州的一条丝带,她的沿岸治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份工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兰州近几年的黄河治理以及城市环境保护,在22日下午段复鹏同学来到了城市规划展览馆——黄河风情线办公室进行调查。

图为段复鹏同学参观城市规划馆照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如今的黄河和多年前的黄河可谓是相差甚远,治理黄河是一项大工程,近几年来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植树造林,不能让泥沙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起到固定泥沙的作用

二、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增加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严禁开荒。

三、保护好森林资源,多种树,防止水土流失,侧面降低沙尘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四、合理规划土地,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合理利用黄河水的资源。

五、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保持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具体途径是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以减少入河的泥沙;修建水库,治沙防洪并举。

23日上午,段复鹏同学来到了这次实践的终点站,兰州市环保局。在与青年志愿者的对话中了解到,兰州作为近几年来发展之势冉冉升起的一座城市,离不开的便是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

图为段复鹏同学向环卫工人请教兰州垃圾分类的情况

根据志愿者的介绍,几年前的兰州留给人的印象便是遮天蔽日的沙尘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导致了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一度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意识到问题之后,环保局便推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治理计划,实行垃圾分类,通过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全城洒水车来有效治理沙尘飞扬。规划种植树木,配合黄河沿岸风情线达到治理发展两不误的效果,共享单车的同时推出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经过数年的治理,兰州才有了现在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一幅新容貌,且在2020年成功评选全国文明城市。

图为改造前兰州沙尘天气

图为创建文明城市后的兰州

在此次活动之前,段复鹏同学虽早已感受到了家乡环境的变化,看到了黄河风情线越来越美,可供游览的项目也越来越丰富。但并不知道在这令人惊喜的变化背后,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努力。走访过程中,他看到了这背后一点一滴的付出,事无巨细才换来令人可以自豪地介绍给大家的旅游胜地——兰州。当然,他看到的只是众多努力的一小部分,为了让兰州更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要做。可家乡是每个人出生以来便和这个世界建立起的牵绊,段复鹏同学由衷的感谢每一位为了家乡的环境变化做出努力的人,感谢你们让兰州更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玉兰社|“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总结

导语2025年4月17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策划的“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在校园内成功举行。活动以谷雨节气为契机,通过传统拓印手工实践与节气知识互动,带领参与者深…… 张凯迪 周岩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活动预告

导语谷雨生百谷,春意渐阑珊。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气文化,增进青年学子对农耕智慧的认知,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7日举办“雨润百谷,拓印留春”主题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以拓印手作、节气知识竞…… 张凯迪 周岩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总结

2025年4月10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在13号教学楼407教室成功举办了“弯飞清明,情思寄远”清明节主题活动。活动以手绘风筝和清明知识竞答为主要内容,吸引了40余名同学积极参与,大家通过……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预告

清明风起,万物生辉。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深化节日人文内涵,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0日14:30至16:00,在13教407教室举办“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文化活动。活动融合手绘纸鸢创作……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总结

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同学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玉兰社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成功举办了“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手工创作与摄影比……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预告

“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玉兰社线上春季主题活动即将启幕为迎接春日盛景,激发学生创造力,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举办“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总结

近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举办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活动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传递温暖与正能量。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预告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里,一场充满温情与意义的活动即将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园内拉开帷幕。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精心策划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将于2024年11月28日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希望小屋”活动启动会
2021年1月29日,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准备一起开一次启动会,对接下来的活动进行安排。会议由队长苗英湄同学主持,先是由几位线下家访的同学对我们要帮扶的对象进行一下基本情况的介绍。我们分为三个小队,分别…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希望小屋”活动启动会
2021年1月29日,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准备一起开一次启动会,对接下来的活动进行安排。会议由队长苗英湄同学主持,先是由几位线下家访的同学对我们要帮扶的对象进行一下基本情况的介绍。我们分为三个小队,分别…
山东大学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开营仪式举行
清泉化甘霖,筑梦彩云间。1月29日上午9时,山东大学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2021年度寒假线上支教活动开营仪式顺利举行。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万祥社区领导、冬令营学生、家长及全体支教队队员通过腾讯会议…
山东大学青志联希望小屋实践团队线下活动阶段顺利进行
山东大学青志联希望小屋实践团队线下活动阶段顺利进行山东大学青志联“希望小屋”实践团队,于寒假期间积极投身课业帮扶活动,帮助有实际需要的小朋友提升自我、成长自我。在前期准备中,团队成员进行了实地…
保护黄河非遗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遗产——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黄河护卫三队”为宣传“河小文”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黄河文化深入人心,促进学生的新教育发展,“黄河护卫三队”积极做黄河卫士,…
山东建筑大学“砥砺奋进,青春践行”实践调研团队 复工复产外出调研活动顺利进行
为进一步了解普通居民对于疫情情况的认识以及疫情下商铺复工复产的情况,1月26日,“砥砺奋进,青春先行”实践调研团队成员郝晓飞就复工复产情况在山西省孝义市柳湾矿进行了更深入的线下采访,并根据调研情况…
第一次团立项活动-年少有梦且彷徨
周日下午,我们在教室里举行了第一次团立项活动。活动开始,团支书首先对过去现状进行一个总的概括,讲述了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大问题小烦恼,并组织支部成员进行树洞游戏。由班长和团支书分发纸张,支部成员…
【曲园学子寒假行--“非遗+”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为探索临朐非遗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乡韵暖曦调研队队…
【曲园学子寒假行—兰陵博物馆助力快速经济发展】
中华大地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
【曲园学子寒假行——走进王羲之故居,挖掘琅琊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从发展文化到开拓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文化,而且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条件下,发展区域文化,同时结合各地域文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