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学子三下乡:小康不小康,关键在领航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孟慧欣

山东学子三下乡:小康不小康,关键在领航

2020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物阜民康实践队队员在淄博市高青县蓑衣樊村、清河村、新徐村,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牧场进行了主要负责人专访与实地访问,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政策对乡村振兴的导向作用进行调研。

政策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方向与动力

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发现,从省级贫困的小渔村到人人收入过万的旅游景区,不只是濒临黄河的水资源和生态优势,来发展乡村特色游,更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成立旅游局等具体措施的落实。

高青县旅游局局长姜英表态,配最强的班子,给最好的优惠政策,去做旅游,当时领导们也是一再说一定要把高青县的旅游做上来。在政策扶持下,村里投入4000多万,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居环境,几年下来,蓑衣樊先后建设成省级和国家级美丽乡村,并全部脱贫。

图为实践队员专访高青县蓑衣樊村村委会人员

蓑衣樊村党支部引领与群众主体相统一,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践队员注意到宣传栏上的内容:“蓑衣樊村的发展坚持支部引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合作社和村庄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决定、每一个关键的方向都严格经过村党员大会、股东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议,充分发挥党支部凝心聚力、群众齐心合力的作用”。实践队员在询问村民时,村民也表示真切感到了参与感与收获感,获得了发展红利。

图为实践队员专访蓑衣樊村村民了解旅游产业带动的改变

政策落实让企业助推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查阅资料了解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为进一步提高巩固黄河滩区贫困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得益乳业主动与高青县木李镇签订黄河滩区迁建优先用工协议,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大大缓解了滩区就业压力。得益乳业将陆续进行产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对口帮扶攻坚站。

陈副厂长说:“我们得益乳业从自身发展做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高青特色板块,拉动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图为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牧场陈厂长向实践队员介绍政策扶持情况

在接受专访时,格副厂长向实践队员介绍到:“我们与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将机械作业、田间管理、安全防护承包给合作社,合作社将承包作业分包至社员,带动高青县青城镇大于村、刘茹村、刘公顺村,木李镇常家坊村、结网刘村等当地200名农户年均增收4万元。”将政策写成活文章,给村民带来切实的优惠,让村民真正有依有靠。

图为实践队员专访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牧场格厂长

理念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东推动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用政策红利激活乡土资源,用理念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实践队走入慢城,实际调研“稻田养蟹”、“湿地观光”、“湖畔渔家乐”、“荷塘泛舟采莲”、“鱼塘休闲垂钓”等生态、民俗旅游项目,并参观了公社食堂等,被问到实行乡村旅游前后的不同时,公社工作人员说:“我们不用外出打工了,既能养家糊口,还能陪在孩子身边,我们赶上好时候了”将原来的家园,创建成具有蓑衣樊特色的旅游品牌,由此实现家家户户脱贫,奔小康的幸福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专访蓑衣樊村人民公社负责人了解经营情况

全面引领:带动教育、经济、文化三大领域走向振兴

实践队成员通过走访幼儿园、超市、村民家了解到,得益乳业的带动,真实的照进了大家的生活中,并给大家带来了红利。

被问到得益乳业带来的改观时,幼儿园的高院长说:“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父母外出打工,无法开展线下与父母交流的作业,而今我经常听见孩子们讨论父母的开心事,而且我们幼儿园也来了好几个年轻老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专访木李镇新徐村幼儿园高园长了解教育改观

89岁高寿的高爷爷说:“我们这的土地都承包出去了,每年都给1000块承包费,比个体户放心多了,年轻人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村子里也热闹起来了。”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村民高爷爷了解经济、生活改观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得益乳业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特色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化高效农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新道路。蓑衣樊村从一个省级贫困的小渔村,到家家户户脱贫奔小康的蓑衣樊景区,充分利用了濒临黄河的水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用理念创新拓展发展空间,用绿色天然生态培植新产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枣院学子三下乡--推动城乡发现

通过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使红色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同学们的心田,进一步树立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使红色基……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忆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追忆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踏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枣庄学院于7月5日前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魅力,探寻新时代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城乡携手,迈向富足

【城乡携手,迈向富裕】为推动城乡联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深入了解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乡村振兴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2023年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前往枣庄峄城区峨……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红色石顶忆党史,革命火种撒鲁南

【红色石顶忆党史,革命火种撒鲁南】近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教育,切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做伟大事业接班人

【传承红色基因做伟大事业接班人】2023年7月初,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峄城区峨山镇左庄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首先为居民们进行……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宣讲二十大,唱响新时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利用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峨山镇河口村开展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支……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点亮青春

【助力乡村,点亮青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利用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峨山进行扶贫产……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铭记革命伟绩,弘扬改革精神

【铭记革命伟绩,弘扬改革精神】2023年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来到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经过展厅的介绍,借助历史照片、文字和革命文物等,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在中国共产……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行动承载温暖,爱心持续温情
为提高小学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火炬战疫社会实践队于2021年1月27日进行线上志愿活动,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让孩子们在这个假期能学有所得。在线上…
传递火炬,坚持抗疫
随着新型冠状病确诊病例人数不断上升,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造成了恐慌。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阻止谣言的智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厚非,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
传递火炬
炬防疫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今天过后我们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了。今天队友们做的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给小朋友们进行学习课业辅导,宣传防疫知识等等。为期十五天的实践活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
疫起,我们携手前行
疫起,我们携手前行2020年1月26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的“火炬防疫,寒假社会实践队”开展了第十五天的线上辅导。2021假期如期而至,随着冬日气温的骤降,新冠肺炎疫情又有抬头之势,北京部分地区升级为中…
防疫小知识
防疫小知识怎样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时,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当吸收,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面,以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
致敬阳泉老兵——梁怀亮
老兵梁怀亮,90岁,生于1930年5月2日,上社镇窄门只村人,1948年参军入伍,建设兵团六中队三团九连三排七班战士。1951年退伍。老人通过对历史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
致敬阳泉老兵——崔昌义
老兵崔昌义,89岁,生于1931年10月8日,东梁乡西梁村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六军一九八师五团一营二连副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3月20日退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运输营搬运兵。老人拿出珍藏的奖…
致敬阳泉老兵——罗秀挺
老兵罗秀挺,95岁,生于1925年5月20日,1945年8月入伍,在盂县西潘乡旋家坪村已经93岁1945年参加晋察冀边区二分区独立营任战士,1950年光荣退伍的罗秀挺老兵更是精神饱满,抗战老兵兴趣大起一口气给大家唱了两首歌曲…
红色文化之十九团
盂平、盂阳、盂寿各县军民为了迎接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对盘踞在盂县城和各据点炮楼的日伪军,展开了有力的打击。局部反攻到全面大反攻,全县军民步步紧逼,将日伪军挤压、孤立和分割在县城、据点和几…
红色文化之胡仁奎先生
胡仁奎,字梅亭,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一个小商业资本兼小地主的家里。1919年中学毕业后,胡仁奎在本县第二高小任教。其间,他联络十几个同学成立了“共勉学社”,从上海购买新书,彼此传阅。假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