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提着十瓶北冰洋牌汽水,怀里揣着十包不同口味的薯愿,对了,还外加临付款前在收银台旁的货架上顺手捎的两盒健达巧克力,我想这次带小孩儿的活动环节再不顺顺利利的完成也就说不过去了。
我们这次去拜访的是一个小区里的老奶奶,她会在周末的时候替那些没有时间的家长们照顾孩子,相当于把家里的卧室改造成了一个托管班。我粗略的打量了一下屋内的环境,第一印象就是——拥挤。孩子们看到我们来了之后,眼睛里放出无限光芒,连忙叫“老师好”,有些小朋友还在窃窃私语“显微镜呢”。我笑着说:“别叫老师,都把我叫老了,叫哥哥就行了。”心里却对这些孩子们的率真与求知欲有所感触,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祖国花朵该有的朝气与蓬勃吧。
我们这次“走进孩子”服务项目的主要活动计划是以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体验课的形式 ,为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打开一扇小小的窗,帮助他们看到一些平时所不能看到的生活维度。“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考的能力”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一句名言。儿童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发出萌芽,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人生的风帆将在这里起航,儿童将会是建设祖国的栋梁,所以走访社区中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诚然,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很难帮助孩子们形成思考的习惯,而这本身也应该是初等教育工作者们需完成的使命。因此,我们用显微镜这一走进微观的初级科学仪器,重新引起孩子们对于身边那些似乎已经“熟悉”了的事物的好奇。我们将自己最美好的祝福,都寄托在这一份纯粹的“好奇”之中,也衷心地期待着这一份对于身边事物的“好奇”能够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引领着孩子们找到那“智慧”的踪影。
以显微镜为引子,我们给孩子们讲述了人眼能看到东西的原理——人们的眼球是个球体,好像装满水的水晶球,眼球的眼球壁分三层。最外层是巩膜,巩膜有一定的硬度能够保护眼球,就像照相机的外壳,在巩膜的前面,有一部分是透明的,称为角膜。透过我们的角膜,我们能够看到棕色虹膜,有些人把它称为“黑眼球”,但它不过是一层薄膜,并且在虹膜中心有一圆孔,顾名思义就是瞳孔,它可以扩大也百丁以缩小,就好像一道闸门,能够调节进入眼睛光线的含量。眼球壁的中间层是脉络膜,它含有大量的血管与色素,它能够供给眼球足够营养,同时就好像照相机的暗箱,防止光线的进入。眼球壁的内层叫做视网膜,视网膜通过神经与我们的脑相接。在视网膜上有很多可感受光线的细胞,它们就好像侦察兵一样,一旦有光线射在视网膜上,细胞可以立刻报告给大脑。基于对这个生动形象的原理的理解,我们进一步给孩子们讲解了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与主要用途,就他们的反应而言,他们大致是听明白了。
接下来就是实操显微镜进行观测的环节了,不出意料,孩子们见到显微镜之后非常激动,他们甚至等不及我们慢慢组装就迫不及待地想摸一摸、看一看,不自觉地就会让原本狭小的环境变得很吵闹,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维持秩序也是一件让我们很头疼的事,暂且不论这些。组装好显微镜后,我们对显微镜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主要用途做了大致的讲解,也让孩子们逐一亲手触碰感受以加深印象,但估计这些讲解孩子们也是一知半解,也可以理解吧。
那显微镜,显微镜,顾名思义当然是要用来看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所以我们接下来就安装上准备好的标本,让孩子们真正实操观测动植物的内部结构,带孩子们走进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我们以动物、植物、微生物三个种类为分类标准分别准备了三个标本——1.2.3.让每个孩子轮流、有秩序的实操观测标本,并要求他们在心里默默想一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微观世界,最后再一起交流讨论并谈谈自己对于实操显微镜的感悟。也许是第一次接触科学世界的大门,也许是显微镜对于这些孩子们是一个非常新鲜的科学设备,总之,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强烈的求知欲都让我如沐春风。我想,他们中一定有人将来有一天能成为厉害的科学家,去攻克“卡脖子”技术,重振中华荣光!到时也不知他们是否会记得曾经有几个哥哥姐姐给了他这样不足为道的一次科学启蒙呢。
与孩子们相处的愉悦时光是短暂的,不知不觉我们此次服务项目计划就全部圆满地完成了。最后一个环节,自然就是送礼物给小朋友们以及合影留念了。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似乎这个活动让我体会到的也就只有小孩子们浓烈的求知欲与无可厚非的聒噪,似乎这短短四十五分钟的显微镜观测体验对这群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儿而言根本谈不上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太多太多的“似乎”如潮水般向我涌了过来,我不禁思索:我们这次服务项目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们口口声声的“走进小孩”真的走进了吗?
我心不在焉的分发礼物,这时听到奶奶说:“嗯,赵子涵你今天最乖啦,来你先挑自己喜欢的口味。”刚听了半句,我就意识到有些不对劲,第一反应就是将目光投至那个甚至课还没开始便被奶奶批评“手欠”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那里,失落这两个字仿佛就刻在那张稚嫩的小脸上,说句心里话,那一刻,我似乎看见了曾经的自己。确实,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他今天的表现往好了说是活泼好学,往严重了说就是浮躁、不懂事,可这评判标准是基于老师、长辈的角度而言的,而我们在作出这样的评判时问过孩子们的意见、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吗?我不禁在心里一遍遍反问自己,“乖”、“听话”就一定对应着“好”吗?我想,这本质上不过只是在满足他人的期待罢了。当然,我承认那些既听话又好学的小孩子确实会让人很舒服,甚至我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几次一度都想对那些聒噪的小朋友发火,可这并不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以我们自以为的标准定一个模子来雕琢那些个独特、鲜活灵魂的理由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也不怎么容易看的腻,这小孩子们要是都听话乖乖的,怎么想不都少了点灵气?
更不可取的自然是这样的比较、打压式教育方法了,说好听点叫教育,难听点那就是在抹灭一个孩子的天性、童真与信心。我想象着那个小男孩的积极性被一次次打压的场景,想象着他再也不敢大胆发表内心想法的场景,想象着他对待什么事都提不起热情与信心的样子,也许想的有点严重,我也不敢再想下去。我害怕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再偶然遇见时,我已看不见他那稚嫩脸庞上洋溢的笑容。我多想去告诉他:“小弟弟,别难过,哥哥以前也跟你一样喜欢插嘴、浮躁,哥哥以前也跟你一样是大人们口中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哥哥以前也跟你一样活泼好动。在意那些大人们的想法之前,先在心底思量一下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心为了你好,还是只是想让你乖乖听话而不烦他们的心。像哥哥小时候虽然好动浮躁,但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哥哥的爸爸妈妈都不会管哥哥的,也不会将哥哥和别人家的小孩做对比。所以没关系的,你看,哥哥这不也慢慢自己长大、慢慢自己懂事了吗,哥哥现在也还是对什么事都饱含着热情与信心呀,哥哥也慢慢变成厉害的大人了啊!加油,我们终此一生,即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你只需要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碍于奶奶在场,我当时只是陷入了沉思。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将这番话告诉他,一定。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此次“走进小孩”服务项目是不成功的,但至少我也在这次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9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