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这对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在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中参观了河南博物院。在这次参观河南博物院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之中,聆听来自远古的文物跨越无数岁月的回声,让我这个后来者不禁为先人的智慧而惊叹。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是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1927年在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主持下建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后几经变迁,最终迁至郑州。
河南博物院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宏,造型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主展馆的主体建筑以元代古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冠部为方斗形,上扬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墙面为土褐黄色,取中原“黄土”“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之意。主馆正面从上至下有浅蓝色的透明窗与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河南博物院展馆面积有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和国家二级文物达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其中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的一些文物。
一、唐武则天除罪金简。
这件珍贵文物是1982年5月一位农民在登封县上中岳嵩山采药时,在峻极峰北侧发现的。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帝王封禅祭祀名山大川的金简,也是现存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
金简呈长方形,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黄金纯度在96%以上,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遒美健秀的小楷,刻工高超,线条虚实结合,笔意表达到位。
原文为:“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现解读为:“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是武则天久视元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遣道士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
二、四神云气图。
《四神云气图》创作于西汉早期,长5.14米,宽3.27米,面积为16.8平方米,气势恢宏、绘画手法细腻、线条飘逸,内容上透射出王者的霸气与随意,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因为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为避免人为破坏,以及墓室打开后环境变化造成的损伤,经考古学家通过科学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后移至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发现时,《四神云气图》位于墓室顶部,中部一条7米长巨龙飞腾,东朱雀,西白虎,四周由怪兽、灵芝、云气纹图案装饰。壁画整体从主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丈余,总面积达30平方米,填补了中国西汉时期壁画的空白,比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
《四神云气图》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通过这次参观河南博物院,我得以畅观历史之美,倾听远古之声,走近文物,走近文化,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理解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感受华夏文明的波澜壮阔,我感到非常高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2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