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水袖,千古风流,越剧堪寻访。此番我前往家乡嵊州鹿胎山下的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嵊州越剧博物馆,寻越剧流传踪迹,探越剧精妙绝伦。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从嵊州剡溪起航一路漂流到古城绍兴、十里洋场,继而风靡全国,享誉世界。有着“第二国粹”桂冠的越剧,在嵊州却是真切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不,正走在去往博物馆的路上,刚到古城墙,就听得一阵婉转悠扬的戏曲声,原来是文化广场里一群戏曲爱好者在奏乐唱曲儿。想起儿时最爱那广场上飘扬的凄婉缠绵的曲调,由是说越剧根植在嵊州人的生命里,潜移默化地感化着家乡的孩子。水袖一舞,吹打一响,悠悠岁月中,那些书上的传说中的公子红妆纷纷辞别故事中的雕龙画栋,越过历史的风沙尘埃,而成为戏台上和童年中一折又一折的绵长记忆。
走过文化广场,沿曲折的巷子而上,城隍庙旁便是越剧博物馆。迈入第一展馆,博物馆的广播里播放着王文娟老师的黛玉唱段,越剧的历史也随着舒缓温柔的曲慢慢流淌出来,这一展馆记载了越剧起源到男班兴盛的过程。越剧,是由嵊州的说唱艺术发展而成的,它根植于山歌小调,宣卷佛曲,源于田头歌唱,始于沿门卖唱,盛于落地传书,一步步从田间地头走上表演舞台。自从1906年3月27日东门村搭台上演第一场正式的越剧演出后,小歌班等嵊州本地男戏班迅速发展起来,戏班的蓬勃发展造成本地戏曲市场的饱和,越剧也就逐渐向沪杭甬绍等地发展。直到1922年越剧迎来新的历史阶段——绍兴文戏发展阶段,最先出现的是传统的男戏班形式,而在男戏班演出中,有时遇到演员不足的情况,临时由随行的女眷顶替上场,实际上形成一种男女混演的演出模式。
二楼左手边是第二展馆,第二展馆记载了越剧女班的发展历史,展馆中展出的服装不同于第一展馆中的书生袍和王爷蟒袍,而是罗裙褂衫的女装,尤其是一进门就能见到的王文娟老师曾穿过的黛玉葬花的演出服,淡青的长裙,裙角绣了一枝梅花,腰上是深碧的菊花镶边的衬裙,鹅黄的小花朵丝绸披肩缀着珍珠流苏,旁边是花篮花锄,片片桃花瓣飘落在周围,仿佛可见黛玉手把花锄出绣阁,葬花于泥土,口中喃喃,花谢花飞花满天……恰如黛玉葬花的自伤,越剧绍兴文戏时期开始发展的女班一开始也经历了一段磨难的时期。当时越剧的主要演员都是男性,并没有适合女性的唱腔,加上当时社会“女子上台,伤风败俗”的封建意识干扰,越剧女班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后来,随着女子技艺的日益成熟,适合女声演唱的“四工腔”创立,越剧女班迅速崛起,涌现出“镜花”、“霓裳仙云”等著名的本地女子科班,并如之前的男班一样迅速向外发展,出现了令人称道的“三花一娟”、“越剧十姐妹”的名角。
从第二展馆出来,对面就是第三展馆,一幅由嵊州为中心辐射到全国各地的越剧发展图挂在进门影壁的正中,硕大红点标志的发源地正是我的家乡,江南灵秀出莺唱,啼笑喜怒成隽永,一时间心头涌上无限豪情和骄傲。第三展馆记录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越剧的发展,展馆中陈列着许多越剧名人捐赠的妆奁、随着越剧演出变化而增加的演奏乐器,著名剧目表演的精妙舞台设计模型,更有一张张照片展示了嵊州越剧戏迷协会、文化广场开辟的戏迷角、小学开设的戏剧班、越剧艺术中心……它们让我们看见经典流传的希冀和新鲜血液的注入,越剧经典不止于历史传统。
告别越剧博物馆,越剧的渊源风尘仍萦绕于脑海。越剧故事中的聚散离合、阴晴圆缺填补了平凡生活中的所缺失的惊天动地,成为我们生命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发端于田间地头、流传在广阔人海的越剧,在漫步过博物馆所展示的风雨岁月之后,必定会一直闪耀在之后的漫长路途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