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泰山,心生敬畏,若要感受泰山的怀抱,必要亲临。到了泰山脚下--红门,抬头一望,泰山巍峨的形象就已初步现于眼前,给了我们一种望而生畏之感,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去征服她。在红门,景区的相关部门人员带领着我们进行泰山文化的考察,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首先我们爬过红门,在景区相关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到达了第一处具有强烈泰山文化风韵的名胜——斗母宫,相关人员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关于斗母宫的历史:位于万仙楼北,古名“龙泉观”。创建时间无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后更今名。原为道教宫观,至清康熙初年改为尼姑住持。宫内殿阁亭廊几十间,分别座落在三进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筑深秀庄严。东有“听泉山房”三间,可观赏中溪的“三潭叠瀑”。这里,重峦深涧,风景如画红墙碧瓦,古朴典雅,山能醉人,泉以涤心,古刹钟声,幽雅动人,自古便是听泉、观瀑、品茗、赏景的胜地。听了有关部门人员的介绍我们对斗母宫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斗母宫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韵。经过一番努力攀爬后我们到达了壶天阁,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在网上查阅资料得知,乾隆皇帝对泰山也是欣赏有加,乾隆皇帝怀着一颗敬天的诚心,曾六次登临泰山,他是历朝历代皇帝中,到达山顶祭祀次数最多的皇帝,共留下咏诵泰山诗篇170余首,御笔碑碣130块,充分印证了这位清代皇帝的泰山情缘。要说前面的路程艰险就大错特错了,那些都只是“小菜”,到了十八盘才知道真正的“大餐”是什么味道的。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共有石阶1827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盘口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恰似天门云梯。明朝祁承濮曾有一诗描写其景:“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径丛穷处见,天向隙中观。重累行如画,孤悬峻若竿。生平饶胜具,此日骨犹寒。”我觉的这些话句句应验,在十八盘上步步惊险,每走一步都会感受到大腿的酸痛感,寸步难行可算是得以应验,但我们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都在忍着剧痛向南天门进发,一步一个脚印,这,也许就是泰山独到的魅力所在。泰山之行虽然艰阻重重,但是挡不住我们行动小组的积极向上的内心、抵不过我们朝气蓬勃,脚踏实地地克服重重险阻,用心感受美丽中国,亲身体会泰山悠久文化底蕴带来的独到的感受,此次考察意义匪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