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生暑期实践调研:希望在王家坝重新发芽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高腾飞

大学生网报合肥8月31日电(通讯员 高腾飞)7月全国进入雨季,淮河上游来水量剧增,7月20日8时30分左右,淮河王家坝闸水位已达29.75米,超过保证水位0.45米,时隔13年后,王家坝再度开闸蓄洪,这也是第16次开闸蓄洪。王家坝闸附近濛洼蓄洪区内的四个乡镇再次陷入一片汪洋。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同学积极响应国家防汛救灾号召,成立“赴王家坝汛情调研服务队”团队前往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王家坝镇郑台子庄台进行居民灾后生产自救、生活情况的实地调研。

8月13日清晨,合工大资环学院“赴王家坝汛情调研服务队”抵达了阜南县王家坝镇开启了本次汛情调研之旅,在王家坝水文站李站长热情的接待介绍中了解到今年水位是1968年洪水以后最高的一次。在开闸蓄洪76个小时后王家坝站水位相较于开闸时的29.75米下降了1.47米。76小时里,濛洼蓄洪区蓄洪总量为3.75亿立方米,相当于26个西湖的年蓄水量。

图为被洪水淹没变成孤岛的庄台。

淮河沿岸肥沃广阔的土地吸引着20万农民世世代代的在这里耕作生息。洪水来的时候,这个区域的功能是蓄洪;洪水没来时,仍然可以垦殖。当地人也摸索出了“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为了应对蓄洪人们创造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区域,一种叫做保庄圩,人居住在“凹处”,洪水被拦在堤外;另一种中间高,四周是土坡,则叫做庄台。

此次调研活动的地点是一座名为郑台子的庄台,庄台拔地而起像一座堡垒一般挡住洪水,每当洪水来袭后,蓄洪区内77座湖心庄台成为一座座孤岛,进出变得十分困难,需要用船往来接送人员和物资。郑台子的李书记在回忆到当时的情景时都是十分的激动,在上级下达开闸蓄洪的通知后只有一天的时间给村民进行物资农产的运输转移,每家每户都是连夜将粮食抢收,县里的志愿者也是一手一只鸭子一只鸡的跟老天抢时间。苦的就是那些经营水产品养殖的农户,只能尽量的减少损失了。

在提到郑台子的村民时李书记的脸上则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尽管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要眼看着自己生活的土地被洪水淹没,大家也都是很配合,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抱着尽量为国家减少负担的心态积极的进行生活物资的准备和灾后的生产自救。以前人们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王家坝的人们却没有让自然环境的险峻影响人民到的淳朴。

第16次泄洪,不同的是时间相同的是国家对于受灾群众的关系,阜南县各大医院也是在蓄洪的第一时间就向各大庄台派遣了驻台医生和相关的电力保障人员。郑台子的驻台医生王医生在泄洪的第一天就乘坐着冲锋舟来到了庄台到现在已经连续在台上工作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回忆道:“自己也是第一次经历泄洪,由于水性不好的原因在冲锋舟上的心情还是很紧张的,但是想到庄台上的居民已经处于一座孤岛之上心里便多了一份勇气。”由于庄台上缺少医疗设备,夜里有一位被严重划伤的居民急需包扎缝线,县医院的院长连夜驱车到坝子乘坐冲锋舟运送设备,但由于冲锋舟会搁浅的风险院长直接撸起裤脚徒步将设备送到村民家中进行处理。

图为王医生上门为村民出诊。

在与台上的居民聊天的过程中问到:“为什么不搬迁到县里或者圩子里生活呢?”张奶奶语重心长的说道:“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哪里舍得搬呢?”濛洼蓄洪区内,沿河的每户人家都至少有四五亩地,不发洪水的日子,这些地足够养活一家人。虽然政府鼓励人们自愿搬迁并且给予了优惠的政策但是对于习惯了农作的人们到了县城后的生活营生也是一个难题。王爷爷在旁边也笑着道:““要去早就去了。之前也去住过,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还是待在村子里自在,空气好,环境好,每天聊聊天,种种地,农民嘛,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确实有些人不愿意搬。不过政府完全尊重群众意愿。”李书记解释,不想搬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现在国家对淮河治理力度加大,从2007年到现在,2013年只发了一次洪水,老百姓的农作物还是有一定收入的。二是即使拔闸蓄洪了,农户也能得到国家的补偿。再就是,迁出一部分居民后,庄台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很满足。最后就是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尤其是老人,就喜欢待在农村,在城市里住不习惯。

在郑台子的时间里,李书记在解决邻里间的问题依旧是忙得不可开交,王医生挨家挨户的询问卫生和身体情况和村民打成了一片,张奶奶和王爷爷搬着板凳在巷口扇风叙闲,还有急急忙忙背着箩筐下地抢种绿豆蔬菜的马大叔。洪水来势汹汹卷席着危险与毁灭,但勇敢坚毅的王家坝人用信心与淳朴铸成了一道围墙保护住了生活与胜利的希望。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保持信心;在危险面前不畏惧不忘初心,此次王家坝调研之行倏忽而过,但王家坝人民用“舍小家为大家”精神所书写的爱的故事终身受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将这种精神发扬传承做一个在集体中发光发热的奉献者。

图为团队成员与李书记、王医生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7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强体魄之自救篇

强体魄之自救篇——“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强体魄之自救篇的社会实践2020年7月14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举行开……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健身,强健体魄

强体魄之科学健身——“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强体魄之科学健身的社会实践2020年7月13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举……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强体魄之运动小达人

强体魄之运动小达人——“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强体魄之运动小达人的社会实践2020年7月12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举……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生活之防疫知识宣传

科学生活之防疫知识宣传——“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抗疫知识宣讲社会实践活动许昌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抗疫知识宣讲线……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生活之生活小习惯

科学生活之生活小习惯——“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以“科学生活之生活小习惯”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许昌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生活,生活小情趣

科学生活许昌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以“科学生活,生活小情趣”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生活为主题的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在在于引导人们科学……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反思进取,砥砺前行

反思进取,砥砺前行——“青春永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开展实践总结大会2020年7月8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永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开展实践……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心理防疫就在身边

心理防疫就在身边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永战疫,运动伴我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心理防疫为主题的实践圆满完成。今天分享的是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小故事有很……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爱在寒冬 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爱在寒冬,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最新发布

临风三下乡第三天
第三天总结2020年8月13日,是我们佛山小分队出门行动的一天。佛山小分队早上8点出门集合,虽然下着密密麻麻的细雨,但是还是顺利到达了佛山市高明区竹园社区居委会,我们有幸地邀请到夏剑峰先生,就“疫情防控…
临风三下乡第二天
第二天总结2020年8月12日上午10时,队长罗添顺出发去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大禾洞村进行采访。在此次调研采访的活动,我们不仅采访了村民们一些关于疫情防控、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美丽乡村的问题,还向村民们普及很多…
临风三下乡
第一天总结为充分了解疫情期间各地区的疫情防控情况,以及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调查,2020年8月11日上午9时30分,我们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临风”实践队正式启航,正式开启了这场特别的三下乡旅途。罗添顺队长…
湖北学子三下乡:美丽仙桃,爱护环境
深入车间,整理垃圾,……为助力进一步净化环境卫生,美化辖工厂面貌,8月中旬,湖北第二师范学“仙桃市下查绿怡环保队”社会实践团成员于湖北仙桃投身到公益环保行动中,开展了清理家乡工厂垃圾垃圾的环保…
【三下乡——“乡”约梅南】法律保驾护航,赓续红色基因
(封面照片)三下乡——“乡”约梅南法律保驾护航,赓续红色基因队员们深刻进行对爱党爱国的学习在前几天的走访调研中,法学院扬航梅南小分队充分了解了梅南镇丰富的红色资源现状——见识了马图村“红色资源…
最后的期待,全员出动
2020年8月17日,我们今天依旧是全员出动,我们在各自的地区,对宣传单进行派发。在微信上我听到大家都说派宣传单比问卷还困难,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我们派的这些是些没用的东西,也有人误会我们是在派广告…
淋雨精神前行
2020年8月16日,我们临风队的队员全体出动啦!我们先在线下进行了调查问卷的打印,然后就在各自的地区进行了问卷的派发与收集。在派发问卷时也总会遇到许多误解与拒绝,但是许多人经过我们的耐心解释后也都明…
偏远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疫情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受上、下游产业影响敏感度较高的行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对农业投入品及时、稳供、保量提出了高要求。在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下,应加强重要农业投入品生产和市场运行调度,为耕地和农业生产做好农…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
疫情之下的线下
2020年8月14日,我们临风队中山小分队出动了,由梁泳诗、林永航为代表来到了中山市东区海傍村居委会,很荣幸邀请到冯金榆先生对“疫情防护,保护野生动物”的话题进行访谈。据介绍,该村对于疫情防控是做得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