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之年,更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的一年。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举国上下团结同心、同舟共济,共同抗“疫”。如今,疫情防控已稳步进入常态化防控形势,但是脱贫攻坚事业仍需持续加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的机会。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性地以线上“云”组队、“一套方案,遍地开花”的形式,鼓励实践队员就近就便前往返乡地附近贫困地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夏乡助农”小分队以“三下乡,心下乡,促小康”为小队口号,以一颗诚挚的心为实践地百姓送去温暖与帮助。于7月27日起至8月2日,小队成员分别赶赴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等多地开展实践活动。
青年下乡热世事 农事帮扶暖人心
实践队员阳金江同学前往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阳寨村,探望了当地孤寡独居老人并进行农事帮扶活动,并为孤寡老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山中运柴老人赶牛、干农活;帮助老婆婆处理家中存储的土豆,从切片、烧火、下锅到最后的晾晒过程中,阳金江同学都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在进行农事帮扶的同时,阳金江同学也不忘与孤寡老人们聊天交流,为他们消愁解闷,送去精神上的安慰。心系农村,用心下乡,通过农事帮扶等力所能及的活动,为乡村百姓送去温暖与关怀。
农业政策青年传 一号文件送下乡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实践队员向燕同学前往了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街道清溪村开展实践活动。在清溪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向燕同学与村干部说明来意并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准备在当地进行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宣讲活动。由于当地村委会广播站是应急性广播设施,非特殊情况无法随便使用,但恰逢村中正在面向全体村民举办家政学习培训讲座,向燕同学便改变了原定计划,将原本的广播宣传形式改变为面对面向村民进行宣讲的形式。宣讲过程中,实践队员及时地获取了当地村民的反馈,当地村民向实践队员提出了自己对政策理解的疑问,实践队员也针对村民们的疑问一一进行了仔细解答,宣讲效果远超了原定广播宣讲的预期效果。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年初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对每一年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毫无疑问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共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代名词。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农科学子应该肩负起的向百姓宣传中央惠农政策的重任,也让农户们更好地了解了国家农业政策,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努力迈向新时代新农村、新时代新三农。
走进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厂 了解疫情影响下生存状况
实践队员王馨谕、刘晓龙同学分别走进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农产品加工厂进行调研访谈。在与加工厂负责人面对面的访谈交流中,队员们从原料购入、加工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以及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方面了解到疫情严重期间加工厂的生存状况,得知了加工厂为应对疫情做出的各项决策及措施的具体收效,并在收集各厂家经验后,分析形成了调研报告。得知,此次疫情主要通过影响“春耕”进展及各地对交通的管制措施,导致各中小型加工厂原料购入及运输环节遭受较大影响,所幸当地政府及时发布应对措施,将其影响降到了最低。并且目前,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形势,加工厂年初时遭受的影响已得到缓解。虽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来减少未来的损失。
“年轻人不能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等着将来直接分配到机关,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通过此次实践,实践成员们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书本中的‘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同时夏乡助农“云”服务团成员们作为新时代的农科学子,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发挥产业优势,为三农事业、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