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性活动,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在志愿者数量、参与群体、服务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此次疫情防控,我市广大志愿者在战“疫”中一呼百应,挺身而出、兢兢业业,守护“大门”、看牢“小门”,展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虽然源于奉献和爱心,但仅仅依靠爱心、激情和道德感召,一来难以保证持续性,二来不利于志愿群体的稳定扩大。有研究表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强的内在正相关性。事实也证明,哪些地方激励机制建设得好,哪些地方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开展得好。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志愿者
(一)含义:
一般认为,志愿者(volunteer)是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二)特征:
1.自主性。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投身于志愿服务,并不是因为他人意志的强加或者迫于无奈的行动,而是自我意志的体现。
2.志愿者本质上不追求报酬和经济效益。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为了获取物质利益,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
3.公益性、非利己性。志愿者的付出实际上是对弱势群体的付出或者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三)分类:
1.以职权划分,可分为政策制定、直接服务及庶务类;
2.以时间性划分,可分为定时性及临时性;
3.以服务类型划分,可分类为福利类、教育类及文化类等;
4.以服务内容划分,可分为行政性、专业性及辅助性。
二、志愿者的历史、发展及动机
(一)历史:
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引进“志愿者”这个概念的时间并不长久,但在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中,往往蕴含着“助人为乐”的思想。而现代志愿服务则起源于19世纪初,起初是欧美一些国家率先在筹办慈善活动时,动员和招募一些和社会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至此,现代“志愿者”的职责和大体定位已经应运而生。
(二)发展:
中国引入这种志愿服务体系后,其发展阶段则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阶段是萌芽和初创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也初步展现雏形。第二个阶段是志愿服务组织初步建立并形成,在改革开放之后,受到“学雷锋”活动和联合国成立的国际志愿组织的影响,中国的志愿服务组织也开始崭露头角。第三个阶段是志愿服务组织开始大规模的形成,从90年代开始,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组织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同时开始出台相关的志愿服务管理条例。第四个阶段是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化发展,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 志愿服务的国际化以及本土化呈现出深化发展趋势。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也发展起来, 进而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以及社会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第五个阶段是志愿服务全面发展,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之后,国际和国内志愿者都开始广泛参与到社会服务、抗震救灾等多个领域,为志愿服务增添新的内涵。而今,志愿服务体系已经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创造出更亮眼的发展成就。
(三)动机:
1.为学分、履历增光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绝大多数大学会要求学生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大学会根据进行志愿活动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学分;同时有人也想让参加志愿活动的经历,成为面试时印象分的加分项。
2.消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加入志愿者可以利用闲余时间,让自己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他人以外,更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己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的好机会。
3.传递爱心、奉献自我为社会尽一份力
加入志愿者不光可以传递自己的爱心,也传播了这种互帮互助的文化,这种爱心和文化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吸引更多爱心人仕加入志愿工作,加强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
三、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一)参与途径: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的志愿活动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政府官网,联系高校社团组织,公交站广告等形式发布,志愿者自行关注并参与。
(二)激励方法:
1.为增加志愿者的参与度,大部分志愿活动主办方会为优秀志愿者颁发奖状证书,奖杯奖牌,适量的奖金,小礼品等,还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推文表彰。参与了一些比较特别的志愿活动还会为其介绍和提供工作岗位(如参与城市规划馆的讲解活动可以为其提供电台工作)。
2.我区从政策形成文件,逐渐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吸引广大志愿者加入。
目前主要的激励机制是“新区志愿”APP的积分制。将积分制度应用在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的认定、对志愿者权利的保护及对志愿者的激励。志愿者们通过APP打卡志愿服务项目,按时长累计积分,同时可以使用积分,享受积分兑换和星级礼遇两种方式
(1)与时俱进,发布《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志愿服务终生积分、星级评定、礼遇褒奖办法》,用小礼遇彰显价值导向,引导全民正能量的大情怀。
(2)致敬平凡,把见义勇为纳入案例制积分。不同层级的认定证书经核实可累计积分,不设上限。APP全方位记录志愿者付出的点点滴滴,收集每一份余热,不冷落每一颗真心。
(3)爱心循环,我区新添多家线下“贡享超市”,志愿者凭借APP积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享受“贡享超市”积分兑换礼品及折扣优惠服务。
(4)推陈出新,推出一路有“礼”、小区自治我参与、新区志愿“暑”于你等活动,拓宽志愿渠道、创新志愿内容、扩大志愿对象。吸引大、小志愿者的加入,真正让“人人贡、人人享”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5)每两年评选“新区志愿十大功勋人物”,评选期内的五星级志愿者,可以申报该荣誉,由评审委员会评定公示后授予该称号,给予荣誉获得者在该区管辖范围中小学校一个学位优待。以此从上到下形成礼遇志愿者的风尚。
四、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
(一)针对不同需求的志愿者的奖励机制进行改进。
1.中年人及退休志愿者:此阶段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大多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自己还有能力有精力区奉献自己的时候去服务社会。他们大多不求回报,但我们还是用志愿活动积分兑换物质奖品来激励他们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志愿者可凭积分在旅游、医疗、教育、金融、文化娱乐、公共交通、行政服务等领域享受便民、优惠)。
2.学生志愿者以及青年志愿者:此阶段的志愿者即将或正在融入社会,所以相比于积分奖励,一些重要的志愿服务证明、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推荐信等更能吸引他们。学校也可以将学生志愿者服务表现作为重要加分项纳入综合素质考核当中,把是否有过志愿者工作经历设为学校升学招生考量。对于积极致力于志愿者工作并工作中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学,提供入学优先、优惠政策。主办方也可以以推荐信等形式,为在志愿工作中表现出优秀能力的大学生进行工作推荐。
(二)针对新区志愿APP影响力不够大,知名度不强等问题进行改进。
1.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借助株洲市各大知名媒体的力量(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湖南工大官网、各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官微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以提高知新区志愿APP的知名度并扩大其影响力。
2.加快将新区志愿的后台志愿者数据与中国志愿服务网衔接。将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
3.新区志愿APP可以与企业和社区或街道合作,在大、小企业、大街小巷中宣传APP,鼓励人们通过这个APP进行志愿活动。
(三)针对新区志愿APP现有志愿活动内容偏少,活动的内容吸引力较低,服务活动涉及领域局限性等问题进行改进。
在翻阅了新区志愿APP的招募项目后发现,大多数志愿活动仍局限于打扫卫生、夜间安全巡逻、文明出行劝导等。这些活动大都无法提升志愿者的能力,缺少吸引力。可以考虑增加在市民中心等政务办理集中地招募志愿者,引导、协助办理业务的市民,株洲西站、株洲火车站、株洲汽车站招募志愿者以方便市民出行等活动,以及有政策需要宣传时也可以招募志愿者等。
(四)针对现有活动的志愿者数量少的问题的改进。
1.由于株洲市高校只有一所,所以大学生志愿者较少;再加上株洲市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没有要求,学生志愿者群体很少,新区的志愿者资源有待开发。可以积极在全市各中小学进行宣传,把志愿活动经历纳入学生入学考核的一项标准中来,让中小学生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宽一些活动所招募志愿者年龄限制。由于志愿活动内容限制,很多志愿活动本身就带有年龄限制,降低了活动的参与度。
(五)针对各位志愿者自身水平不同的问题进行改进
志愿者团队中各位成员的年龄,学历,能力等均有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进行志愿服务前进行统一摸底培训,根据各位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组,再根据小组情况分配任务,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点对点,组对组进行服务,建立专业化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六)除上述改进方法外,还可以适当给予志愿者社会荣誉和社会回报激励。
1.运用各种宣传渠道,对志愿者的优秀事迹广而告之,使更多人能知晓,以此激励他们一起投身于志愿活动中。
2.给于志愿者本人或家人在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方面一定的优先权。
五、总结
当今社会志愿活动层出不穷,需要的志愿者自然也不少,如何将现有的志愿者留下并吸引新的志愿者加入,是志愿活动的主办方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根据每个时代人们不同的需求,不断地对志愿者奖励机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志愿活动不停,探索就不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