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泰大学生走进镇江古村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化生院 作者:美丽乡村青春行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 王雪 周千惠 庄雨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果断作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为了顺应时代要求,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7月12日-7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丽乡村青春行”实践团队镇江分队走进了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古村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走进美丽乡村,进行实地考察

镇江分队成员去到后白古村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从古村村门口的徽派建筑标志到路旁的古色灯笼最后到三面环水的古朴雅亭都能感受到古村村的古色古香的文化风格,除了美景还有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识时刻提醒着大家保护环境,让古村更加整洁。走在古村的小路上,一群群白鹭结伴在古村草坪上飞翔;水面上一只只野鸭在寻得人声后激起水波一片;小河边的草地上,还有羊妈妈带着的几只小羊。茶园、果园、苗木、草坪交汇于一体,苗木繁茂,茶园清绿、果园芬芳,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草坪产业不仅是古村村的特色产业,还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古村村的基础建设、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建设是比较完善的。

图为实践队与村口徽派建筑标志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可欣供图

走访古村村委,了解建设情况

镇江分队成员来到古村村委,村委主任夏书记为队员们介绍村里的建设情况。夏书记指出古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背景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乡村振兴,作为基层来讲,首先要经济发展,任何一个方面发展都需要经济、产业的支撑。作为农村,第一个就是要抓乡村集体经济;第二个是如何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到经济建设中去,把老百姓的收益带动起来,经济建设方面在体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振兴尤为重要。夏书记指出古村村美丽乡村的建设重点放在了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提升上面,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深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分层次推进、分类型打造,注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优化现代农业布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延伸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结果与书记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古村村的变化很大,特别是设施方面,在后白乡镇地区,道路水泥路灯包括环境,所有农村道路通了、网络通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文化设施也全面。乡镇也鼓励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组织能力的村民会组织村民广场舞和宣讲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生活。

了解优势与不足,制定未来规划

在提到古村村的未来规划中,夏书记说道:“古村村以草坪生产和销售起家,成立农村合作社,找到了丘陵山区致富的新路子。”农村合作社发展至今,优势越做越大,辐射越来越广,是全省移民库区典型示范村。古村村的起步受惠于“后扶政策”。而后慢慢发展从而慢慢变好。古村村草坪基地占地1650亩,投资3亿,暂时涉及到旅游团队住宿、饮食,包括各个方面的需要。花海路、赤山湖、茅山路等景点已经全线贯穿,是后白中心农业产业与南农合作的,草坪是古村的特色产业,除了研发,还提供高尔夫等类似的体验区,供以后的旅行团使用。面对目前经济收入不高留不住年轻人的问题,夏书记表示,在特色田园和美丽乡村振兴口号提出来之后,一些发达地区逐步开始有一些特色产业,给青年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出现了人才在家乡发展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不是很明显,经济体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家乡里提供的就业机会还是不多。

图为夏书记为实践队指出后白镇古村村在地图中的位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可欣供图

采访当地村民,了解村民眼中的古村

实践队采访了小卖部的老板和正在施工休息的爷爷,他们表示附近安装了路灯,修缮了道路,美化了房屋,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感叹古村变化之大。村民认为古村村的定位是宜居、生态和健康。村里自己有了完善的医疗体系,小病小灾完全可以在“家门口”解决,不用到大医院去排队挂号很方便。村里的水池因为长期不流通的原因造成了水污染,一道下雨天就发臭。从村民的话语中,就能感受到村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是满意的。村民对于建设美丽乡村也是非常积极,都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村村的村干部充分尊重农民话语权,让农民充分表达对美丽乡村建设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可行的积极回应和采纳。集中农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以主人翁身份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伟大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图为实践队在采访古村村的小卖部老板,村民表示近几年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干部非常尊重当地村民的意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周千惠供图

感受古村变化,明确建设方向

队员进行走访过程中,整洁的村貌,平坦的柏油马路,随处可见的草坪苗木,清绿的茶园,飘香的果园等景观和集便民服务、远程教育、干群议事、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两站五室”。这些都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村里近年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此次对后白镇古村村的实地调研,让实践队员真切了解了古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明白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古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村干部的指导,更离不开作为农村主人公的村民,只有集中农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以主人翁身份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伟大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乡村实施振兴战略的动力在于找到经济来源,古村村村委夏书记审时度势分析了经济的重要性。古村村也依靠着草坪基地、农业生产合作社、旅游业等方式增加经济。有了经济来源,美丽乡村才能有底气有保障的继续建设下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图为村委主任带领实践队参观介绍古村后与实践队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周千惠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4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8日电(通讯员王西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的素养则直接决定了……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解帆)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暑假社会实践队于7月17日通过线上研……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5日电(通讯员陈俸毅)乡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农村人才、推动乡村……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孙晓欣)为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的具体情况,并研究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地……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7日电(通讯员冯宇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朱叶雯)2024年7月11日,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践队走进涛雒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实践参观活动。……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4日电(通讯员周振旋)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教师们扎根基层托起希望,赋能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翟远晴)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为了更……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生态好,国家好
生态好,国家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
黄河之滨,文化之源
黄河之滨,文化之源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个故事讲不完,一幅画卷装不下,历史不能被浓缩,只能被见证。人类文明多起源于湖海之滨或两河交汇,曾经无比辉煌的四大文明中就有黄河文化的身影。同为河流起源的古巴…
南师泰院学子走进镇江古村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发展战略实施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王雪周千惠庄雨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果断作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为了顺应时代要求,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7…
黄河——-大自然的“母亲”
黄河——-大自然的“母亲”黄河,文明起源地,中华母亲河。她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
黄河,在我心中
黄河,在我心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中华文明的摇篮。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不息,形成了“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的壮绝气势。黄河,像蜿蜒在中国版图上的一条游龙,从青…
拥抱硒行六期初体验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范婧)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而又令人难忘的年份。新型冠状病毒突然在新春之际来临,肆意掠夺着人们的生命,打乱了原有学生和工作族正常的生活节奏。不少人都开始了居家生活,大…
观黄河之盛景,寻文化之源头
观黄河之盛景,寻文化之源头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黄河泼洒纸墨。王之涣这样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陆游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刘禹锡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采访研究院所中的工大力量
暑期社会实践∣采访科研院所中的工大力量在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
兴趣课堂我和你,奇思妙想乐开怀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陈萍萍)情系留守儿童,传递爱与关怀。8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家园”硒行志愿服务队通过云端面向湖北省恩施市的小朋友们展开了线上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主要以线上…
不断的黄河,不断的文化
不断的黄河,不断的文化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黄河文明发展形成。“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时期文人墨客已描绘出黄河的壮阔,黄河文化已然发展。而今历经千年,黄河文化依然像那黄河水不断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