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经济日益复苏的状况下,为更多地了解疫情后当地旅游业的受影响情况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从7月31日开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三下乡队伍潮旅服务团全体队员整装出发,来到了广济桥、饶宗颐纪念馆、韩文公祠,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疫情过后,当地的旅游业必定会遭受一定程度上的打击,潮旅服务团不仅仅是调研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而且也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进行旅游宣传。
图为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文公祠的诗文 陈秀轩 摄
走进韩文公祠,领略一代文宗风采
由于疫情防控需求,游客进出韩文公祠均需佩戴口罩,潮旅服务团的队员按照规定有序完成健康检测及登记流程后进入韩文公祠。走至正殿中央,我们看到塑有韩愈雕像,两旁塑侍从张千、李万。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我们采访了韩文公祠的负责人,对其进行调研,了解到疫情期间韩词进行封闭式管理,客流量大大减少。韩词是潮州人民对韩愈的深切怀念与无比崇敬,潮旅服务团的队员了解了韩词对于潮州文化的影响,希望通过恢复旅游业来宣传潮州文化。
图为潮旅服务团队员走到广济桥的十八梭船 陈秀轩 摄
渡步广济桥赏韩江,不虚潮州之行
潮旅服务团的队员在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的工作下,通过扫码登记并买票进入了广济桥。“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队员们惊叹于广济桥的构造,广济桥地处韩江下游,自古是闽粤交通要道。创建此桥,中段水流过于湍急无法建造桥墩,因此用梭船巧妙连接。梁舟结合的设计使广济桥更具灵活性,既方便过往群众,又可为船只让出航道,在洪水泛滥之时还有泄洪功能,广济桥典型的梁舟结合建筑风格,更是体现了3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走至中间,潮旅服务团队员看到了桥上极具标志性的鉎牛雕塑。接着队员们走到了十八梭船,梭船可开可合,广济桥由东西两端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由十八艘木船组成)组成,由于通航需要,每天下午5点半浮桥收起来,所以可以欣赏到“过河拆桥”的独特景色,潮旅服务团的队员有幸目睹了桥身的拆段过程,饶有趣味。广济桥这座从千年前穿越而来的浮桥,历经重重沧桑与迷雾,寄存于虚空与现实的物象之间,日复一日地细话着当年,令人沉沦不已。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潮旅服务团的队员们表示将更加自发地去了解潮州文化,弘扬潮人精神,凝聚潮人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图为潮旅服务团队员采访吴兆明先生 陈秀轩 摄
参观饶宗颐纪念馆,了解潮州旅游业对潮州文化的影响
接着,潮旅服务团参观了饶宗颐纪念馆,在负责人口中了解到饶宗颐纪念馆作为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大力推广国学泰斗饶宗颐教授的学术和艺术成就,立足“潮州学”“饶学”,紧紧把握人文景区优势,充分发掘人文特色,开展了各项宣传活动,积极发挥了社科普及基地的作用。潮旅服务团的队员在参观后深刻意识到潮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想要通过了解潮州旅游业的发展,推广潮汕文化,帮助地方的旅游业宣传,充分利用潮州当地丰富的自然和社会历史资源,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潮州文化。接着,潮旅服务团采访了饶宗颐纪念馆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潮州筝学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吴兆明先生,吴兆明先生表示:“疫情的爆发对潮州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对潮州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看好,也希望潮州旅游经济效益能切实落实到村民中去。”
潮州古城,历史悠久。潮旅服务团的队员经过一天渡步广济桥赏潮听涛,走访韩文公祠和颐园,领略文宗风采,近距离感受到这些景区横跨历史的潮州文化。通过几天的走访调查,潮旅服务团对疫情后潮州旅游业的受影响情况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沿街商铺和景区负责人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应对措施。在对疫情后当地旅游业受影响情况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作出总结后,潮旅服务团表示希望能给当地政府推动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制定乡村振兴方略提供参考样本,同时也给其他地区提供实践经验。
图为潮旅服务团队员在广济桥合影 陈秀轩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