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湛江红树林生态考察队-探访村落古屋,寻求保护良法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地科 林潇泓

探访村落古屋,寻求保护良法

2020年8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湛江红树林生态考察队队员吴佳颖和当地亲友一同前往雷州市邦塘村,就邦塘村古民居建筑保护现状的有关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上午九点,队伍到达邦塘村。考察队员首先与提前联系好的华师地科03届毕业学生李蕊会合,并一同前往邦塘村南村,在她的帮助下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邦塘村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古村落,全村有一百余座古宅,祠堂十多座,堪称古民居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邦塘村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而古民居主要位于南村。在毕业学生李蕊的带领下,考察队进入南村,首先考察了李光祖家族祖宅。

李光祖家宅为该村最大的一座古民居,其内共有72间房间,由四条巷道将家宅连成一个整体。队员们漫步于家宅中,其房瓦多数已经倒坍,庭院里面草木丛生,人难以进入到家宅更深入的区域,周围景象皆是时间的印记,不过队员们也不难想象在鼎盛时期其宏伟模样。纵使现在的民居十分破败,邦塘村古民居特有的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制,建筑辉煌之时的威仪与浑厚仍可从残存的精美雕刻和讲究用料中感受出来。

除李光祖家宅外,考察队还考察了其他比较典型的古建筑,在笔记上留下更多记录,以便于之后的调查和研究。完成古建筑的考察之后。队伍前往位于邦塘村北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并受到了邦塘村副书记李国豪热情接待。李书记为队员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官方资料,包括有当地多方面的相关数据等等,而这些资料对本次调研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队员向李书记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随后,李书记引导队员前去采访今年已有八十多岁高龄的李爷爷。曾担任过文化站相关职务的李爷爷,如今仍然一直致力于宣传邦塘村古民居,对本地古建筑的发展史和政策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李爷爷虽然退休多年,但是当他与几位队员谈起古建筑,还能够娓娓道来:从唐朝开始的时代更迭到邦塘村古建筑特色的百鸟图、照壁,再到现在村民们对古建筑的态度和主流想法,李爷爷都有独到见解,有问必答,如数家珍。李爷爷的话语虽然较为朴素,但考察队员听了,依然可以被引发更多的思考。李爷爷说道:“每个人都应该来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先人是如何在一片物质缺乏的蛮荒之地逐渐建立起来此等令人骄傲的文明,我们后辈绝对不可以忽视,古建筑再不修缮保护就来不及了。”

最后,队员们行走邦塘村全域,在邦塘村南北两村内开展调查活动。他们随机访谈了当地一些居民,并了解到居民们比较真实的想法。队员们得知南村的古民居早已人去楼空,北村古建筑几乎已被改造或完全推翻重新造了现代民居,此描述与队伍在路途中所见一致。村民们对古建筑景观认同感很高,然而由于利益矛盾等等原因,本应该早早落实的保护古建筑的工作一拖再拖,村民们的访谈回答中也常有表示惋惜的话语。

队伍经过一天的考察和访谈,获得了许多十分具有意义的调研资料。在面向村民们的访谈结束后,队员也提出了不少疑问:未来古建筑保护将该如何顺利地走下去呢?既能改善村民生活又能保护古建筑的良好方法究竟是什么呢?古建筑保护对于年轻一代、乃至于该地区的更后一代的人都意义重大,而且当下保护相当不足的情况表明,其任务之艰巨、道路之漫长。队员吴佳颖表示,期望以此次调研为起点,走好保护古建筑、保护民族历史的研究实践之路,同时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大家的保护热情,还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主动保护、对外宣传。她对此次调研抱有信心,认为即使它的调研规模比较小,也仍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能够帮助队伍以及其他团体、学生从科学的研究角度找到更多平衡邦塘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方法,未来使更多人可以看到在现代村落中隐没的古建筑身上独特的民居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撰稿人:吴紫珵

初审: 莫伦柬

复审:指导老师郭程轩、李鹏、陈霞

终审:何雪梅

供稿单位: 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

2020年8月9日

图一:与师姐一同考察古建筑

图二:前往邦塘村党群服务中心

图三:访谈前文化站退休李爷爷

图四:采访少数居住在南村的老爷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5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邳城镇中心小学开展土壤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了强化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从内心夯实环保责任感,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暑期实践团于7月22日前往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小学开展土壤保护…… 罗肖炜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查看全文 >>

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赴中建八局在徐某项目部考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实践小分队于7月18日赴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润铜常青铜山区相关公共区域土壤修复项目部实地考察学习。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罗肖炜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在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开展的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 罗肖炜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湛江红树林生态考察队-探访村落古屋,寻求保护良法-访谈活动通讯稿
线上云访谈,小小红木我知道8月9日-10日,湛江红树林生态考察队于线上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对红树林湿地公园认知经历及相关建议的访谈,受访大学生来自暨南大学、中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十所高校。本次线上…
兰州大学学子开展疫后心理辅导工作
特殊时期迎来特殊的挑战,2020年的夏天,疫情把我们困在了家中,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做暑期社会实践的动力。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们想要做暑期实践的决心。我们想要试试看在不能线下实践的条件下,我…
乡约锦秋实践团-寻乡村新景,探振兴之路。
“五汶萦洄一脉深,巡崖转壑下千寻”,近年来,坐落于汶河古渡口周边的马庄镇吴新村从支部建设入手,整治村内道路环境,完善村级场所规范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蜕变成美丽宜居的文明示范村。9月1日…
甘肃学子三下乡:走进易地扶贫搬迁点 探访居民“安居”与“乐业”
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政策。它涉及医疗、交通、就业、文化、教育等多项民生问题,所以易地扶贫搬迁不仅只是搬得出,还得要稳得住、能致富。搬迁与脱贫同步进行,搬…
二师学子调研感悟
在这特殊的一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赴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服务队完成了为期1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同以往的活动开展形式以及活动主题带给了我深刻的体…
兰大学子前往新中国石油化工的摇篮—兰州石化公司学习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公司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一五”期间的156项工程项目。为学习和了解兰化公司的公司文化及公司历史,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七位学生…
借专业知识,助力广西旺茂镇劳动力权益保障
借专业知识,助力广西旺茂镇劳动力权益保障经济管理学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暑期社会实践为助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
借助专业知识,助力广西劳动力权益保障
借助专业知识,助力广西劳动力权益保障经济管理学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暑期社会实践为助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
扶贫车间促进百姓走向小康
搬得出,稳得住,干实事,能致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政府联合企业在社区附近开发了不少扶贫工厂,招募大量搬迁居民。7月22日,西北民族大学赴临夏回族自治州扶贫政策宣讲小分队前往东乡…
三下乡感悟:“扶贫车间”成就“小康梦想”
搬得出,稳得住,干实事,能致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搬迁政策的实施,政府联合企业在社区附近开发了不少扶贫工厂,招募大量搬迁居民。7月22日,西北民族大学赴临夏回族自治州扶贫政策宣讲小分队前往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