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是属于所有人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数学教给所有的人。”数学大众化,是指数学从抽象到具体、从高深到通俗、从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大众掌握,并被大众用来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数学大众化”增添一份力量,自8月1日起,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学科大众普适性调查”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结合“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开展了以数学学科的大众普适性为中心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别于江苏镇江、江苏南京、河南商丘和青海乐都等多地展开调研,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数学学科文化。
8月1日-8月5日,实践团成员就收集到的当地数学基础学科教材进行了归纳,开展了有关调研内容的讨论,收集了各地加强基础数学研究的政策资料,重点关注加强基础数学研究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8月6日开始,团队成员在四地开展了为期9天的实地调研工作。通过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更快捷广泛地来征集大众的意见。另外,实践团成员还通过辅导中学生课业、线下随机采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大众对于数学的接受程度。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与分析后,团队成员发现,当下数学学科大众化普及的现状并不乐观,不少人对数学持有“我一辈子也用不上这个函数”、“数学太难,我就是学不会”的态度。
不仅仅是普通群众,许多在校学生也在参与调研时表示对数学的畏惧。在经过充分讨论后,团队成员将其原因归结为常规教学异化、问题设置异化、课堂提问异化以及知识难易异化四个方面。
团队通过线上会议,开展了对调研结果的讨论和反思。首先,队员探讨了当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数学的了解程度和所持态度,并统计分析不同地区群众对数学基础学科的认知,团队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将结果归纳如下:
团队根据所得数据提出如下总结:
一、对于在校中小学生,以课堂教育宣传为主,辅以纸质宣传,宣传手段应具备适当的趣味性,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小学生对数学学科方面的认知;
二、对于在校大学生、30岁以下青年群众,加大网络宣传力度,提供多元化学习途径;
三、对于30岁以上群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总体认知度。实践团队希望这些方案能对后续学科宣传有所裨益。
3.原因探讨,方案呈现
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现状,原因是现代数学的高度分化和复杂化,数学门类的高度精微化和专业化,使得初等教育不能给受众展示数学全貌,只能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讲解。这种现状,决定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为了数学的发展,必须因材施教,、真心热爱数学的人,更适合进行数学的专门学习。但是为了社会大众的数学普及,又不能顾及数学的专业知识的严谨和完整。
对此团队成员提出了以下方案:
1.以内容的形象化推动数学大众化。
数学具有抽象性,不易被感知。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呈现数学,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
2.以数学的应用性推进数学大众化。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这是数学根深叶茂的源泉,但似乎大众对此并无察觉。因而,无论是在面向学生的数学教学中,还是在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性讲座中都要充分展示数学在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中的应用 。
3.从校园中的数学教育入手推动数学大众化。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找准定位,把数学的优秀成果转化成大众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实践团队成员表示通过14天的调研和分析,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数学专业的前景和运用进行深入思考,坚定了认真学习、主动求索的决心。如数学家陈省身所言,“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数学充满了无限可能,如果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那么生活中的不便将会减少许多。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来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促使更多的人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工具,让数学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能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团队成员衷心希望所有人都能领略到数学的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