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7月7日义乌电(通讯员 俞欢)名人光辉犹照,历史遗产丰足,上溪镇被列为首批“浙江省中心镇”。为剖析“蛀书虫”、“腐儒”、“民主战士”、“马克思主义者”等多面吴晗及领略义乌党韵,7月7日,浙江师范大学“义展新程”实践队第三分队赴义乌市境最西端开展走访调研,一解上溪镇吴晗故居风情余味。
昔时素宅里,今朝纪念处
吴晗故居隐在村落里头,队员们循着显眼标识,方找到朴素不起眼的故居。堂中央的照片上,吴晗面容安详和蔼,两旁却悬热血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堂右卧房内,半旧红漆桌椅,半旧大床,整体并不出奇,但吴晗曾躺过这张床,用过这些桌椅,队员们竟觉屋内家具透射穿越时光的魅力,再度重现当年场景。因此其观赏态度也分外郑重。
参观时分,一位老爷爷走了进来,他并非故居看管人员,却殷情带队员上楼,还志愿当起了讲解员。老爷爷只上过小学,却在一间间照片纪念室指着照片解释得清楚明白,“这是吴晗曾经真正住过的地方,不是后来建起来的。”,“你看你看,这就是吴晗,他是个厉害的人啊。”
更重要的是在患难中要好
在参观感悟中,吴晗的“一根筋”性情与忠贞爱情观令队员尤为动容敬佩。他坚决反对包办婚姻,于清华大学结识“睡美人”袁震,因共同的语言和情感互生情愫。在袁震瘫痪于床,无法生育,家庭大力反对的境况下毅然结婚,他对他母亲说:“两个人要好,不仅在顺利时要好,更重要的是在患难中要好。”
从“腐儒”一路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学生时代的吴晗极少过问政治,他自己这么评价自己:“一般的学生活动都不参加,进步的我不懂,国民党的那一套我讨厌,成为一个超政治的完全不问世事的书呆子。”不满困顿现状与接触进步思想却让“政治来过问吴晗了”,1943年7月他加入民盟,后以笔投枪,锋芒直指国民党,与他对爱情的执著相统一的是他多次申请入党的决心,1957年3月,吴晗终于被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带队学姐深慨其转变与经历,“单凭这一份赤忱入党精神,义乌党韵可窥一斑。”
吴晗永远在我们心中,其党韵永承
在深入了解感悟吴晗故居后,队员们走访了故居所在的苦竹塘村,这个村的老党员很多。当他们进到吴志成老党员家里的时候,一顶志愿服务帽红艳艳地搁在桌上,爷爷已经有59岁党龄了,但他告诉这群年轻人,他以前中风过,如今还会去搞党员义务劳动,还坚持去开党员会议。年轻党员也都很好,会照顾他们这些老党员。唠嗑时还不忘自豪“夸耀”:“吴晗故居有没有去过,我还和吴晗吃过饭呢!”
在多次走访中,队员们发现,吴晗的精神风貌已经深入到苦竹塘村人的心里,他是他们的骄傲,是苦竹塘边一株当之无愧的“好笋”。但其实,无论是老爷爷的无偿讲解,还是老党员的坚持、年轻党员的照顾等,皆为吴晗党韵的传承、党辉的照耀。我们纪念伟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为他重建豪华故里,而是将其精神流传开去,以素居为骨,让伟人魂永存心间,身体力行。
苦竹塘边如今株株“好笋”遍地,党辉永照,党韵相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