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了解岭南地区古村崇文尚武精神的传承情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31日,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再次来到珠海市斗门区荔山村。我们深入古村小巷,走进多个曲艺社,对话曲艺社员,畅听岭南曲韵,品味百年曲艺韵味。
经过昨天与荔山村村委的交谈,我们了解到,斗门是“曲艺之乡”,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粤剧团。每天晚上,荔山村以周边村子的粤剧团活动室内锣鼓铿锵、扬琴悠长、高胡婉转,传出极具岭南风味的曲韵。
今天的行程,着重放在了寻找荔山村及周边的曲艺文化,探寻“文”的传承。走进多个村子的粤剧团活动室里,我们见到舞台之下,是一排排干净整齐的座椅,供平日里来听曲儿的村民坐着欣赏粤曲。两边的墙上贴着和挂着粤剧团的“勋章”和“荣耀”。
图为荔山村龙雅堂粤剧团活动室的内景。通讯员杨群摄
图为新村精雅堂曲艺社的乐器。通讯员杨群摄
在三里曲艺社活动室外,我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未入其中,便听其音”。走进活动室内,成员纷纷侧目看向我们,热情地欢迎年青人走进粤曲这个世界。不忍打扰大家的兴致,我们从边上静静地走到最后一排坐下欣赏粤曲。粤曲中的情感,通过台上两位演唱者饱满的声音生动地传达出来,亦在他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为三里曲艺社成员表演。通讯员黄宇珩摄
欣赏过后,几位师傅热情地邀请我们上台去学上“一两招”。看着简单的乐器,其实大有乾坤。师傅指导了几分钟,队员也只能学到其“形”而未能学到其“核心”。看来想要学会,多加学习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三里村委陈先生告诉我们,一首曲子表演时长最少要15分钟,而平常的练习却要花上好几天好几个星期,甚至有的曲子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所谓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图为曲艺社成员指正成员拉二胡的手法。通讯员杨群摄
曲艺新活力。我们与三里曲艺社社长聊到曲艺社的情况,社长向我们透露他们的曲艺社在最近的粤曲比赛中拿到了不俗的成绩,同时还谈到荔山村的一名九岁小女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市级一等奖。虽然这位粤剧团的“新鲜血液”学习粤曲的时间不长,但她对女声和男声的胜任足以让成员们看出她的潜质,认为她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活动室内,并没有其他如我们一般大的年轻人在场,有的只是喜爱粤剧的中老年人坐在台下喝着茶,静静地聆听着粤曲的古老声音,还有两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在里面嬉笑玩耍着。
图为团队与三里曲艺社的合影留念。三里曲艺社成员 提供
社长在交谈的最后,向我们表达了对粤曲传承和发展的期望,希望我们大学生能多多宣传粤曲,将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下去。身为广东长大的孩子,我们对粤曲并不陌生,更能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希望粤曲文化能在年轻一代的带领下继续发光发热,流传下去。那曾充满欢声笑语的巷间,岁月依稀的青砖黛瓦,绵延着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8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