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常态化,“四方共建”创新招
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是当今志愿服务的一大建设要点,大学生更是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调研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的建设问题,8月6日,苏州大学青春战疫格鲁特调研队一行前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深入探索打造由团市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青年学子联合会以及各社区构成的“四方共建”志愿服务体系。
2020年,面对疫情大考,许多青年大学生不惧艰难,积极投入到了战疫一线,在缓解志愿者工作压力的同时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但是,应急状态下匆忙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也给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能否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进而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与组织效率?
就此,调研队来到兴化市文林社区,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兴化市文林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及日常工作中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情况,探索“四方共建”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化应急为常态,在日常保障、重大事项或突发状况时,能够积极、有效、快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实现社区、团市委、青学联三者的合作关系,调研队成员另辟蹊径。将三者的骨干力量组成委员会,并由委员会抽调志愿者前往社区进行志愿工作,委员会同时负责志愿者的培训任务,向社区提供更加优质志愿者。
图为调研队成员与付荣梅书记就“四方共建”体系进行访谈。通讯员 卓逸豪 摄
文林社区付荣梅书记肯定了此想法的可行性,“我们可以把培训的任务专门交给志愿者指导中心,这样团市委负责选拔、青学联负责招募,社区提供平台,我们四方结合起来,搞一个四方共建,这样既能满足各自的需求,也能让各部门各司其职,达到最高的效率。”
同时,调研队与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并就疫情期间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对社区居民进行了代填式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总体向好。
图为成员采用代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帮助社区居民完成问卷。通讯员 卓逸豪 摄
此后,调研队采访了兴化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理事长顾沛和兴化市青年学子联合会会长顾颖。
在“四方共建”的设想中,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不可或缺。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顾沛理事长也充分肯定了兴化青年学子联合会在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青学联这一媒介,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援助。
此外,顾颖会长、顾沛理事长也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前景十分看好。在访谈过程中,成员提出构建“四方共建的志愿服务体系”的设想——取青学联的人力物力,取志愿辅导中心的培训和筛选,取团市委的政策支持,资金扶助,还有请社区活动提供受众等,挖掘四个方面的共同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虽然四方共建在实际操作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是由社区提供受众,组织社区活动,进而服务社区,形成合作关系的良性循环前景可观,相信通过青学联成员们和市团委的共同努力,志愿服务的前景更加光明。
图为团队成员与兴化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顾沛理事长进行交流。通讯员 范华琴 摄
在之后与共青团兴化市委员会进行的访谈中,提及团市委作为政府组织对于青学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等公益组织的看法时,团市委副书记童洋帅强调兴化团市委一直坚持以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为途径,全力打造出了一个具有兴化特色、学生特点、广泛影响的工作服务新品牌,推动在外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四方共建机制可以促进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在志愿工作中服务公益,真正实现多方面综合素质发展,团市委愿意参与其中,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经过对文林社区、兴化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兴化市青年学子联合会及共青团兴化市委员会的调研实践,调研队收益颇多。成员易辰表示“四方共建”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协调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提升了供给的质量,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同时他也建议在团市委中建立一个专门的App或者微信小程序,利用互联网进行筛选和报名,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资源,也可以建立社区和学生的资料库,方便活动结束后进行统计。
图为调研队成员合影。通讯员 卓逸豪 摄
通过对兴化市现有志愿服务体系的全面了解和对未来体系常态化的深入探索,团队取得了积极的调研成果,并为此后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建设、探索“四方共建”志愿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固的实践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9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