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双创行动---重回红色之路实践活动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唐国华

易班网滁州817日电(通讯员 唐国华)

2020年8月10日至16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鼓励大学生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榜样,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们小分队响应号召,通过以本专业的知识再现一条当年老前辈们所走过的红色之路,唤醒年轻一代对当年的记忆,推广红色文化,重回红色之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

这次红色之旅把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们看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二十八年间,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由五十三人的小党派一跃成为劳动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万里长征等无数震惊万世的奇迹,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实代表,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耳闻目染了许许多多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被伟大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更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中国近代革命史,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历尽磨难、饱经沧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伟大胜利,靠的是什么?这些光辉历程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指导意义?正是因为他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才会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焰。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为什么新时代的中华青年要牢记这段波澜壮阔的红色旅程,要铭记哪些为了民族和国家抛洒热血的先驱者,因为他们在参加革命的那一刻,就已经把毕生倾注于民族解放事业,即使面对在所难免的牺牲,他们任然坦然,任然视死如归!至此,我们似乎已经明白红色之旅为何如此振奋人心,我们不能不被先烈们磐石无转移的赤诚之心震撼和感动!

让我们再次回顾: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坐落在黄山区谭家桥镇,占地5万平方米,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红色收藏家罗文田投资1250万元建设。馆内展出罗文田个人收藏的大量红军时期革命珍贵文物实物与图片,是目前国内展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资料图片和革命文物最丰富最齐全的纪念馆(其中有国家一级至三级珍贵文物原件近千件),再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历程和峥嵘岁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紧靠合铜黄高速谭家桥出口和G205国道旁,交通便捷。仰视黄山群峰,景色非常优美。馆内以图文并茂的展板陈列抗日先遣队战士曾用过的生活用品、战斗武器和信件等,全方位展现了谭家桥战役的历程和红军英雄的风貌。透过一件件印满岁月痕迹的历史文物原件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和粟裕将军带领战士为了人民解放、前仆后继的壮烈斗争场面,心灵深受极大震撼。 纪念馆的建成和对外开放,将成为黄山区乃至全市、全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一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新景点。下一步,该馆将进一步开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史料,将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全局的眼光看待这些战役, 争取完善纪念馆馆藏,填补目前党史、军史上对这一支部队纪念设施等方面的空白。

图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易班网通讯员 唐国华 供图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环境优美的泾县云岭镇罗里村,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1962年纪念馆筹建。包括军部司令部、军部大会堂、中共中央东南局、修械所、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烈士墓和叶挺桥等十处旧址。它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单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云岭期间留下的主要遗址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泾县西北部,它北邻芜湖,东联宣城,南与黄山相毗邻,西与九华山接壤,处于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捷。是全国著名红色旅游圣地之一,享有“南方延安”的美称。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现保存完好的有军部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中共中央东南局等10处旧址,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这些旧址都是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典建筑,至今古貌依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风格独特。

图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 易班网通讯员 唐国华 供图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十五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近二十年来,陵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5年)、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先后获得泾县文明单位及标兵、宣城市文明单位、安徽省烈士陵园创优单位、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民政系统文明窗口、省民政系统先进单位、宣城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安徽省文明窗口等光荣称号。2004年,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的称号。自2000年开始,蝉联三至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殊荣。2008年,被省、市文明委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推荐单位。2009年2月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12月,被省民政厅授予“安徽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红色旅游先进集体”称号,2011被民政部授予首批“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图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易班网通讯员 唐国华 供图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十一中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始建于1986年王稼祥同志诞辰80周年之际。2006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景区”,2007年6月被选为安徽省旅游协会第三届理事单位,是安徽省红色旅游景区唯一的一家理事单位。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芜湖市中山北路风景秀丽的狮子山北麓,西临长江,东望赭山。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厅、接待厅组成。其中王稼祥事迹陈列室分五个展厅,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王稼祥纪念园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的信件和文章96件,照片189帧,珍贵遗物43件,书籍1000余册和“吉姆”轿车1辆。1995年,王稼祥纪念园就已被省委和芜湖市命名为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扩建,王稼祥纪念园以更加雄伟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图为王稼祥纪念馆王稼祥雕像 易班网通讯员 唐国华 供图

板子矶(又名鹊起矶)位于芜湖繁昌县狄港镇长江边,素有“吴楚关锁”之称,为“长江二十四矶之首”。因其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期间,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渡江战役中,这里是过江第一船的登陆地(“三野”第九兵团27军一部率先突破长江天险,在此登陆)。

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巢湖之滨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规划场地成半岛状突出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纪念馆已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就驻扎在肥东县撮镇瑶岗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是和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等同规模的国家一流纪念馆。2017年3月,渡江战役纪念馆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图为渡江战役纪念馆展示雕像 易班网通讯员 唐国华 供图

皖西烈士陵园 位于六安市区中心解放路路段,人民路西段的九墩塘畔,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商业发达。陵园占地208亩(其中陆地168亩,水面40亩),三面环水,风景秀丽。2016年12月,皖西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图为皖西烈士陵园纪念碑 易班网通讯员 唐国华 供图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包括六个部分,即: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现已形成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村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革命烈士陵园。2016年12月,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2020年7月,安徽省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变得更加的活泼开朗,也学会了如何去开展实践活动,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每个人的配合,想要完成好一项活动是极其困难的。在实践中,自身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心理也变得更成熟了。在实践中,可以运用书本上的知识,也会发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是只有亲身经历以后才能有的心得体会。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不断的实践锻炼,不怕吃苦,不畏艰辛,树立坚定的目标与信念。所谓“人无完人”,我们都有不足之处,但是经过一次次的锻炼,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成为自己眼中那个优秀的人。一场青年人的旅行,开启了红色的征途,筑起了梦想的舞台,获得了内心的圆满。红色筑梦之旅,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这是梦想之旅,这是心灵之旅,这也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旅程。当我们踏入社会,这短暂的经历将成为我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青年人勇往直前,梦之彼岸,心之归属!

最后真诚的感谢我们小分队的指导老师谷老师以及每个队员的付出!

写稿人 孙行,唐国华 2020.8月.17日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强体魄之自救篇

强体魄之自救篇——“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强体魄之自救篇的社会实践2020年7月14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举行开……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健身,强健体魄

强体魄之科学健身——“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强体魄之科学健身的社会实践2020年7月13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举……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强体魄之运动小达人

强体魄之运动小达人——“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强体魄之运动小达人的社会实践2020年7月12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举……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生活之防疫知识宣传

科学生活之防疫知识宣传——“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抗疫知识宣讲社会实践活动许昌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抗疫知识宣讲线……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生活之生活小习惯

科学生活之生活小习惯——“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以“科学生活之生活小习惯”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许昌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生活,生活小情趣

科学生活许昌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勇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以“科学生活,生活小情趣”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生活为主题的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在在于引导人们科学……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反思进取,砥砺前行

反思进取,砥砺前行——“青春永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开展实践总结大会2020年7月8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永战疫,运动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成功于线上开展实践……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心理防疫就在身边

心理防疫就在身边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青春永战疫,运动伴我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心理防疫为主题的实践圆满完成。今天分享的是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小故事有很…… 李晓丽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爱在寒冬 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爱在寒冬,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最新发布

大学生暑期实践之探究“徽州文化”
2020年8月4日,由滁州学院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组成的暑期实践小组一行人来到了安徽黄山,并将前往安徽黄山市黄梅戏会馆、黄山市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和安徽黄山宏村三地进行调研活动。我们此行目的是调研黄…
走进青田石雕,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为了解浙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石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青田石文化,7月20日,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青田石雕文化研究宣传”团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青田石雕博物馆展开实践活动,博物馆是青田石雕…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战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7月17日–7月2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以实地调研助力脱贫攻坚队伍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查,部分同学…
石板沙,红砖特色建筑与新的建筑融入?
8月7号,岭南师范学院多彩石板沙社会实践队前往石板沙进行乡村考察,这次目的旨在进行石板沙的考察之外,顺便探索一下石板沙特有的疍家建筑风格,如下图,一老爷爷正在专注坐在路旁下下棋,你不仔细看看的话…
岭师学子赴往石板沙,探索特色建筑
8月7号,岭南师范学院多彩石板沙社会实践队前往石板沙进行乡村考察,这次目的旨在进行石板沙的考察之外,顺便探索一下石板沙特有的疍家建筑风格,如下图,一老爷爷正在专注坐在路旁下下棋,你不仔细看看的话…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战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7月17日–7月2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以实地调研助力脱贫攻坚队伍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查,部分同学…
枣庄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助梦成长,传递梦想
为了了解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播撒阳光和希望,八月盛夏,枣庄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支教团队赴山东省枣庄市德州市德城区杨家圈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爱心支教活动。支…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7月17日–7月2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以实地调研助力脱贫攻坚队伍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查,部分同学…
岭师学子赴往石板沙,帮村民们收水稻
8月7号,岭南师范学院多彩石板沙社会实践队前往石板沙进行乡村考察的时候,在路旁发现一个老奶奶一个人辛苦的插水稻,瘦弱的小身体,留着好多汗,干着很累的活,这时身为实践队的一员,我们刻不容缓的赴往田…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7月17日–7月2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暑期社会实践–以实地调研助力脱贫攻坚队伍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查,部分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