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在烈日骄阳里吹拂,飘到我们的心里,泛起丝丝涟漪,就如初见传统非遗时的悸动。这一年的夏天注定是难忘的时光,8月15日到8月17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的队员们参与到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探究非遗的那些事儿,感受非遗的魅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
初见非遗技艺,感动满满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面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亲身体验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2015年,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老去,这种民间手工艺术也与我们社会也渐行渐远,但孙艳斗的加入使得邹城市又刮起了一阵“面塑风”。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孙艳斗宅在家中也没有停止创作,还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型创作了面塑作品。复工后,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孙艳斗的生意并不景气,但他却坚定地对我们说他一定会将面塑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创新出更多有意义的面塑作品。我们在参观中感悟,在感动中思考,不断钦佩和认同着在非遗背后付出的传人们。“它是国家的文化瑰宝,我们捏面塑里面有传承,不但是一种传承,还有一种精神在里面,有我们中国的文化在里面。”孙艳斗的这句话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从与他的交流谈话中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对面塑、对非遗的热忱。与孙艳斗有着同样抱负和热爱的还有天津泥人张泥塑第六代传人张宇。这样的代代传承离不开的是传人一直秉承的精神——要把泥塑做好和传承下去的那股“冲劲儿”和对泥人张的热爱。传人自小学艺,经历多年,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一次次汗水淋漓的练习中,对一个个泥塑的热爱也已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子里,就这样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图为调研队成员正在参观非遗文化。
探究传统美食,在实践中享受生活
和夏天最配的就是甜甜糯糯的糕点了,耳朵眼炸糕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馅心黑红细腻,口味多样、口感丰富,深受人民喜爱。我们知道,食客们能品尝到这样的美味,归功于手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练。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观看美食制作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走进“二嫂子煎饼馃子”的店铺,一股煎饼香扑面而来,看着大姐制作煎饼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煎饼皮儿软香却不缺韧性,馃子和薄脆的“馃篦儿”一咬就碎,伴着一声脆响,入口带着咸香味儿,爱吃辣的食客还会加上辣椒酱。这不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夏天,品尝传统美食让我们感受了非遗的魅力和传人的高超技艺,既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一个又一个非遗背后的故事,也是和同学、朋友一起享受了生活中的美好。
图为一位大姐正在制作煎饼。
增进感情,共同传承非遗精神
通过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学习之旅,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各项非遗流传至今,都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优秀载体。因为如此,才能深受中国甚至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口口相传,但原因却不止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发展的更加灿烂,更重要的在于传人们做出的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凸显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使我们前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反之亦然。队员们看到调研成果,都非常激动,他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良好延续和发展,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同样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能够更加团结、默契。
我们所探索的非遗只是千千万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的非遗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却是绝大多数的代表。传人们在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做出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活力。既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结合时代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新,更是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由此也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